家人难免再要入宫谢恩。
柴宗训再次近距离见到花蕊夫人,只见她浑身缟素,愈发显得丰神楚楚,玉骨珊珊。
不过人家才死了男人,柴宗训亦不敢亵渎,只按常礼接待后便放花蕊夫人出宫。
这一日才上朝,曹彬便急报到:“启禀皇上,蜀中文州刺史全师雄聚十万兵做乱,留守王全忠因兵力不足屡战屡败,特向京中告急,恳请皇上圣裁。”
“曹卿,先前蜀中不是已平定吗?怎地又有作乱?”柴宗训问到。
“回皇上,”曹彬对到:“据王全忠报,蜀中做乱,乃是因一首述亡诗,激起蜀中男子愤慨,从而举兵对抗王师。”
“述亡诗?”柴宗训眉头微皱:“且念来朕听听。”
“回皇上,此是一首七言:君在城头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我勒个去,这不正是花蕊夫人的诗作吗。
不过柴宗训仍装作不知,继续问到:“可知作者是谁?”
“回皇上,臣听说是亡蜀主孟昶后宫传出。此诗实是讥讽蜀中男儿,流传开后令蜀中男子激愤,而文州刺史全师雄久藏祸心,正趁此时举兵做乱,恳请皇上彻查,严惩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要惩,”柴宗训说到:“然目下最紧要是尽快平定蜀中之乱,恐又要烦卿走一趟。”
曹彬拱手到:“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况皇恩浩荡,臣万死难报其一,臣愿领兵五万,平定蜀中之乱。”
曹彬再次带兵出发,而汴梁城已传遍孟昶后宫作反诗致蜀中暴乱,整个孟府下上人心惶惶。
想不到这花蕊夫人一首诗,倒还有些能量。
柴宗训玩味的笑笑,这是个机会,可以召见花蕊夫人,俩人终于能独处。
花蕊夫人蒙召,亦是吓得不轻。
此述亡诗是她得知孟昶投降,且须尽速迁至汴梁时牢骚之作,实未想到会激起蜀乱。
其实柴宗训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历史上造反的人多了,有几人是因为一首诗?不过是本就有造反之意,趁着这个由头而已。
早造反,早平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没想到花蕊夫人正在宫中陪太后用晚膳,在出宫的路上蒙召,心里咯噔一下。
花蕊夫人战战兢兢的走到柴宗训面前跪下:“皇上恕罪,臣妾实不是有心的。”
看着她那楚楚的模样,柴宗训竟未生出怜爱之心,只想着一定要征服她。
以上帝视角来看,柴宗训其实就是馋花蕊夫人身子。
这时代的女性就如菜籽,撒在肥田里便肥,撒在瘦地里就瘦,何须征服?
“夫人请起,”柴宗训淡淡到。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