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一一四 释放

一一四 释放(3 / 4)

够丰茂,渐渐便无人了。”

符彦卿四周看了看:“按我等出行方位,此处东南方应为懦州,翻过太行便应能至幽州。本王先前曾到过辽国上都,距离应与幽州相当。且此处有草,便不缺水,不如就在此建城吧。”

杨延平稍稍有些担忧:“魏王,此处已深入辽人境内,若建城之时辽人来攻怎么办?”

符彦卿说到:“先前本王便考虑过,皇上攻前七州时剿灭辽人十五万大军,以至于收归后七州时辽人发不出一兵一卒。”

“幽云攻下已有时日,北汉也收归版图,辽人却一直按兵不动。”符彦卿继续说到:“以本王对辽人的了解,当是辽国内发生重大变故,不如趁此机会赶紧修城,便是有辽兵来扰,不过小股势力,当不足惧。”

“好,”杨延平说到:“末将即刻调兵前来修城。”

符彦卿指着起伏的山脉说到:“城墙便依山脉而建,城门设在此处,便是辽人铁骑再凶悍,他也飞不过去。”

“妙,妙,”杨延平拍手到:“此处新城,还请魏王命名。”

符彦卿拱手到:“本王何德何能,敢命名新城,还是等新城建起之日,上奏皇上,恳请皇上赐名吧。”

杨延平笑到:“皇上已有旨意,还是请魏王命名,以彰显魏王功绩。”

“本王岂敢,”符彦卿问到:“杨统领,此处无地名,此山可有名?”

杨延平说到:“听斥候说,历次赴辽境内打探消息,回到此处方觉心安,便如老百姓喜获丰收一般,所以便将此山名为丰山。”

“好一座丰山,”符彦卿说到:“城池既是以山为界,依山而建,且为镇守国土,不如便叫丰镇吧。”

“好,好,丰镇,好名字。”杨延平再次拍手:“谢魏王赐名。”

正史四百年后,朱元璋也曾在此地修建长城,且一直保存到后世。

选定城址,杨延平随即派大军驻扎此地,征发民工开始修城。

符彦卿本欲在此监督,却被杨延平催着回去与辽国使团谈判通商之事。

辽人除了放牧之外,本不事生产,先前占有幽云,所谓的通商不啻于抢劫。现在幽云回归大周,且辽国力衰弱,有大周强大的军力支持,辽人再也不敢造次。

好在炎夏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所以并未欺辽人太盛,不过占些便宜而已,辽人便感恩戴德不已。

做完这些,杨延平却又说接到圣旨,催符彦卿回汴梁。

符彦卿对丰镇建设之事不放心,杨延平却说到:“魏王莫非要抗旨不成?”

无奈,符彦卿只得带着符昭愿和符昭义回汴梁。

“父王,”路上,一直带着疑惑的符昭愿开口到:“孩儿心里一直没底,皇上和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