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二六〇 募役法

二六〇 募役法(3 / 4)

千秋,步子太大扯着蛋,造就了七十二路反王。

可惜他没生在现代,不知道基建是最能提振经济的事情。

已有穗都港招标珠玉在前,柴宗训下了一道旨意,改徭役为募役。

自秦以来,所有百姓均须复徭役。大周立国后沿袭前朝,实行差役法,差役分为两大类,即州县吏和乡役。

简单说来,州县有什么建设,老百姓就得按户等出钱出力,乡里捕盗,承符,人力,手力,散从官以供奔走驱使。

募役法,便是朝廷花钱,雇老百姓为朝廷干活。

地方州县若有差使,也须花钱雇老百姓。

先前地方上常有胡乱摊派之举,如今所有乡役均须花钱请人,正好革除此弊端。

既是朝廷花钱,那钱从哪里来?自然是关税抵押银行贷款。

虽然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其结果是全民承受,比先前老百姓当差,士绅免役要好得多。

况且基建一开,至少能提供上百万工作岗位,给无地的农民找到一个新的出路。

当然,老百姓是没有通货膨胀概念的,他们目前只知道皇上圣明,免除了他们的徭役,把柴宗训歌颂得功兼三皇,德配武帝,什么文景,什么太宗,自然都不在话下。

而对于免役的士绅来说,差役还是募役,似乎与他们都不怎么相干,所以柴宗训的圣旨并未激起多大的水花。

现在就等着赵德昭银行账目出来,看看得加多少倍杠杆。

虽然钱是印出来的,柴宗训可不敢胡来,必须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小赵,银行今年赚了多少钱?”柴宗训有些激动。

赵德昭一副苦哈哈的脸:“皇上,银行蚀本了。”

“啥?”柴宗训简直不敢相信:“小赵,就算是贪,也得有度。绸缎庄可以说新进的货卖不动亏本,客栈可以说人客不多蚀本,你一个赚差价的中间商也能蚀本?”

“皇上,”赵德昭诉苦到:“你可冤死臣啦。自银行开办一年多来,臣夙兴夜寐,生怕有负皇恩。”

“中原承平二十年,这些年又风调雨顺,略有盈余的百姓都将银子存入银行避免盗贼;银行断了世家大族高利贷之路,这些世家大族便将钱全都存进银行。”

“百姓虽有借贷,不过周转而已,很快便会还上,一年下来借贷竟与存银持平。”

“虽然借贷利息高于存钱,但银行新开,借贷产生之利全用于银行基础建设,倘要盈利,恐还须等上数年。”

柴宗训虽然重商,但千百年来的观念很难一时之间改变。目下的大周,人人都有存粮备灾荒的想法。官府的钱,也不敢随意去借,万不得已借了也得赶紧还上。

真是一群可爱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