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余白杭> 8.东南形胜

8.东南形胜(1 / 4)

这事儿跟人邱英也没关系啊,是太湖涨水了,梁文衍交接完杭州知府的工作就得赶去太湖了,不过邱英也不知道余白杭心里憋着什么劲儿呢。他刚从京中来到杭州,正和袁师爷走在杭州街头感受杭州的风土民情呢。

如果都跟梁文衍相比较,余白杭自然眼里放不下邱英,但如果抛开其他,邱英也算是开挂的人生了。

邱英,字含章,安徽宣城人氏,祖上世代读书,也出了不少的文官贤臣。但年幼丧父,家中母亲对其教导严格。(看来他和梁文衍还真是复制粘贴。)七岁的时候,母亲送他去白鹿洞书院读书,送至江西,母亲就回去了,仅留下邱英和一书童求学。

邱英也争气,殿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颇得皇帝赏识。但那年情况有点特殊,状元还是给了太皇太后的外甥孙子赵南浔,榜眼让顾命大臣的小儿子得去了。其实慕容家是北方鲜卑族和汉室的混血,纯汉人的地位在朝中比北方民族低些,也是墨守成规的了。

可皇帝慕容凌很是欣赏邱英的辞章文采,曾和这个与自己年纪相当的未来臣子彻夜长谈。皇祖母无意留邱英在京中任职,但这探花之才,直接任个外官可有些可惜。于是皇上特批邱英去太学修史,拜人品与官品都是一等的大学士崔雪楼做邱英的师父。

这邱英之所以叫梁文衍的师弟,师父就是崔雪楼。梁文衍是六年前,也就是上上届科举的状元,京中的师父也是崔雪楼。其实邱英和梁文衍也互相没见过,但梁文衍作为崔大学士的高徒,邱英是一直知道而且崇拜的。在梁文衍在淮南做官的时候,师父也曾写信与他,说近来收的这个学生很有天赋,与当年的你颇像。

所以得知邱英继任杭州知府,梁文衍也很放心。前任知府的师爷跟着一起被抓了,梁文衍就把自己的袁师爷留下来跟着邱英。

而杭州确实也是个特殊的城市,未作南宋都城时,便已然有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之象。《全唐文》曾云:“东南名郡,咽喉吴越,势雄江海,国家阜成兆人,户口日益增,水牵卉服,陆控山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南派巨流,走闽禺瓯越之宾货,而盐鱼大贾所来交会”。

三月的杭州最留人,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

邱英站在城楼上,看着城门处南来北往的柴米担子,城门无一分一秒没有行人客商经过。往来晋商闽商、西域暹罗,都云集于杭州。全天下的珍奇宝贝都聚在这里,善消费享乐者比肩接踵,行商之人张袂成阴。

而杭州城的特殊更直观地表现在数据上,仅杭州一城的赋税就占据全国总赋税的十分之一,而杭州城的商税更是占到了杭州年总税近半。不算辖县,仅城中就有六万七千三百一十一户,三十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五口,人口日益增进。

饮食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