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一十一节 铁路和大炮

第五百一十一节 铁路和大炮(2 / 4)

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只能从速度上解决问题,速度是铁路致胜的关键,因为铁路不需要顾及路上的拥堵问题,不需要考虑让路的问题,一条铁路上就跑着一列火车。这是专门为他们修建的道路。

尤其在客运上,准点、快速至关重要,准点问题通过管理已经基本解决,并且越来越越优化。一旦铁路能达到100公里的时速,就将彻底将汽车客运竞争下去,起码可以做到平分秋色。

“我们希望跟机车厂甚至铁路公司合作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汉斯说道。

杨潮道:“没有问题,我可以牵头,让你们跟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一个技术团队。如果你们想跟四方机车合作,也没有问题。只要你们能搞出技术。我不会吝啬投资的,山东的电力铁路网是一个大市场。”

5000多公里的电力铁路网,确实是一个大市场,一个难以拒绝的大市场。

汉斯立刻表示:“四方机车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跟我们也有长久的合作,当然铁路总公司的实力也很强,我们三方组成的团队,一定能解决您需要的技术问题的。”

汉斯说道。

其实引入四方机车并没有多大必要,因为随着克虏伯中国资产的合并,四方机车再次回到克虏伯的产业中。而美国人撤出烟台的时候,他们留下的数家机车工厂,都被中国铁路总公司收购了,詹天佑的打算是拥有自己的机车制造产业,可以逼迫德国人在价格上让步,拥有铁路车辆的定价权。同时收购这些机车厂,也让铁路总公司在车辆维护上补足短板。

因此铁路总公司就能提供车辆和铁路的一整套技术服务,跟西门子组成联合团队就够了,但是作为德国人,汉斯还是更希望跟四方机车合作,克虏伯也可以在德国调动更大的技术能力。

对杨潮来说,高速电力机车技术的攻关,如果能得到德国庞大的技术支持,能更快的完成,何乐不为。

于是没有拒绝:“你们西门子看着办吧,我只提出一个要求,最好在一年内完成。”

杨潮没耐性等他们用十年做实验,一年亏损上千万呢,尽管杨潮是大富豪,可钱也不是这么糟蹋的,做生意不赚钱,那就没有意义。

“另外我还有一个要求,开发出来的技术,必须由西门子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共享。”

杨潮强调了一点,高铁技术可是高大上的技术,这是大国技术,西门子毕竟是一家德国公司,尽管中国资本在其中拥有大量股份,光是上海的银行团就拥有30%股份,可是西门子的运营始终在西门子家族手里掌握着。

因此技术跟詹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