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94章 激进的太子

第594章 激进的太子(3 / 6)

一下子有了一年的存粮,穷老百姓如何不喜。

郑老汉有些诚惶诚恐的来到庄子,事实上现在都还有些脑子嗡嗡的,一名皇家禁卫骑士来到他面前,“郑伯,圣人和太子召见,请。”

“老伯若是舍得,可以雇她到庄子上做使女,包吃住,管两季衣裳,另外每月给五斗米做工钱如何?”怀玉道。

太子也在思考着。

“庄子上用人地方很多,我想请郑伯你来庄子上做事,一月给你两石稻子,春、冬各衣鞋一套,如何?”

“儿臣认为,只要路选对了,就算一时遇到挫折也要走下去。”

均田制其实已经推行不下去了,有名无实。

另外就是朝廷也有许多职田、公廨田,什么勋田、皇庄等,也占据了很多田地,

这就导致均田制也就是开国初时分了几次地,后面就没地可分了。

现在最多收一石,则意味着如果夏粮收获两石以上,则租额不到一半,佃户能留到手的更多。

地仓粮一亩两升,两三年了,现在都还吵吵闹闹个不停呢。

所谓一丁百亩地,八十亩口分、二十亩永业,也就是个大饼。哪怕是最初运气好赶上了,分到地的那些人,死后这地其实也很难说真能如实缴还口分田,因为人死了也还有儿孙,这地实际上仍是继承了。

哪怕有良田万顷,顶多也算一丁两石来收而已。

“武相公要退租?”郑老汉面色大变,声音颤抖问。

这些租调,起码得四亩地的桑麻粟麦产出才够,还要加二十天的免费劳役,如郑老汉这样靠租地为生,收成还要上交一半,那这租调的负担就得是佃地八亩的收益分成才够。

这重新换契立约,也不要送礼请客之类的,老汉简直不敢相信。

老汉起身,“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武相公若是不嫌弃,便把小老儿家的丫头留在身边端茶倒水服侍吧,如今也十二三岁了。”

均田制听起来很美好,但在北朝时战争频繁,人口损失严重,土地很多,有条件均田授地,甚至那时连耕牛和奴婢、妇人,也都能分到地,但如今大唐天下一统,均田制却不好实行了,甚至在隋朝时就有严重问题了。

眼下李世民如果说要直接取消租庸调制,全面改成两税法,那可能地税就要加到每亩六七升,甚至上田亩税一斗。

郑老汉颤微微的跟着来到前厅。

两税就是户税和地税,户税的征税标准不分主户客户、壮丁、中男这些,只按当地资产、土地,划分贫富等级来征户税。

所以说到底还是均田制现在问题严重,土地大多在贵族世家地主豪强们手中,他们占据六七成的土地,还有少部份是自耕农或半自耕农,地不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