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当时封建社会的主导地位下,众多女子的命运走向,而她们还都是颇有才名的女子,即使如此,所面临的命运也依旧让人唏嘘难过,也无可奈何。】 【当真是有才情的女子少吗?不,不是,是那个时候的社会不允许,也看不起。】 有能力的女子少吗?真比不过男子? 这怎么可能。 别说天幕之前展现了那么多优秀的女子,就是他们身边,当真就没有才情出众的女子?可这些女子为什么名声不显……为什么啊。 现在他们这么问,不是没有答案,而是不好回答,也不敢回答。但不回答却不代表能逃避掩藏。 至少在现如今的境况下,已然有太多女子不容让人忽视了。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其实李清照的作品也流失了很多,至今也只留下了八十多首词,但尽管如此,这些优秀的作品,也能证明她的才情。】 【可后世在讨论李清照的时候,除了讨论她的作品外,争议和争论最多的,竟是有关于她是否改嫁的事情。】 【据相关资料记载,明朝时期,关于李清照,多是批判和谴责之意,因为他们觉得李清照没有守节,到了清朝,又大多将李清照“考证”为没有改嫁,想要为她树立起“忠贞”的形象。】 【而在近代时期,因为开始倡导男女平等观念,于是李清照的“改嫁”,竟又开始成了学术界的“共识”。】 【看看关于李清照是否改嫁的这些时代变化,是不是有种可笑的意味在其中?一个“改嫁”,竟如此多变,就因为这个词放置在了一个女子的身上,一个才女的身上,于是这到底是污点还是其他,竟能有如此多的争论和变化。】 【挺可笑,也挺可悲的。】 【是否改嫁又能如何,这并不妨碍李清照是独一无二的千古第一才女,也不妨碍她的作品千古流传,耀眼世间。】 秦王宫。 赢政就很不理解,关于李清照“是否改嫁”这件事,究竟有什么好变来变去,争论来争论去的?改嫁又如何,没改嫁又如何,非要下个定义出来? 非要给那李清照扣上一个是或否的帽子? 这究竟能有什么意义? 就算真的改嫁,是污了这才女 之名还是什么? 如果是单纯觉得事有争议,想要寻个真相出来,也无可厚非,但以这“改嫁”与否来定义其他,那就着实可笑了。 想到关于这件事,不同时期的说法竟还不同,嬴政实在也是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宋明时期,可当真是要有的变了。 【好了,关于李清照是否改嫁这件事,尚有争议,但我们最需要记住的是,关于李清照的才情,才是最无可争议和无可厚非的,在那样一个男权时代,能出现这样一位在文坛上有一定地位的女子,是历史之幸,也是我们之幸。】 【而讲完李清照这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