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的这最后一位,是宋词史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也可以说是文人里最能打的,武将里最有才的词人,被称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 【不过提起辛弃疾“词中之龙”的美誉称呼,大概并不会让他有多少欣慰之感。】 【因为辛弃疾这一生的抱负,可并不是当一位出众的词人,而是其一生以恢复为志,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 【他是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也更是一位爱国的将领之才。】"爱国将领,将才?" 刘彻心想,那不就和那位唐朝的高适差不多? 一个会作诗的将领,一个会打仗的词人。 还都是处在风雨飘摇的时期,一个安史之乱,一个靖康之耻,啧啧,这唐宋在某些方面,倒是挺相对啊。 【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而早在辛弃疾出生前,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爷爷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遂仕于金朝,当了一个小官,但辛赞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这可见辛弃疾的名字——辛弃疾,霍去病。】 【辛弃疾的名字就是他爷爷给取的,因为辛赞是霍去病的粉丝,而弃疾正好对应了去病,也是寄托了辛赞对于辛弃疾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骁勇善战,能够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故土,报国雪耻。】 【所以辛赞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与此同时,辛弃疾也“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而这一切也使得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 #34;嗯?" “辛弃疾!” 霍去病一把拉住了身旁的舅舅:“辛弃疾!” 这后世中竟然有人对着他的名字,给自己的孙子取名为辛弃疾!瞬间一股热血冲向霍去病的心口,让他着实有些激动难耐。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有种被后人纪念和认可的感觉。 卫青笑着拍了拍外甥的肩膀,他当然能理解这种感受,很奇异的感受,能听到后世之人对他们的纪念,当真是很神奇。 "既如此,去病,你当更要好好作为才是。"霍去病认真点头:"舅舅说的是。" 他决计不会比历史中的他更差。 【在南归之前,辛赞曾两次让辛弃疾至金都燕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别人可能是冲着当官去的,但辛弃疾不是。 他是借机去侦察金人形势,以图恢复,有这样的志向,终于在完颜亮当政,准备大举南侵,欲灭亡南宋,并统一江南之际,趁着国内空虚,北方的汉人接连起义,而辛弃疾也自己拉起了一支起义的队伍,在山东揭竿而起。】 【而在毅然“鸠众二千”,揭竿起义之后,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又投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