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不到,四架mig-31的飞行高度均提高到二万五千米以上,飞行速度超过二点五马赫。
因为携带了数量惊人的燃油,所以mig-31能在截击行动中全程超音速飞行。
此时,美军也甄别出了四架战斗机的身份,开始组织防空拦截。
分成两个编队的四架f-15c立即抛掉副油箱,打开加力燃烧室,不顾一切的向二万五千米高空冲刺。
在速度的较量中,战斗速度以秒为单位进行计算。
f-15c的垂直机动性能非常出色,只是在飞行高度超过两万米后,随着空气变得更加稀薄,发动机的推力急剧降低,爬升速度迅速减缓。
面对前来拦截的f-15c,mig-31没有规避,而是继续爬升。
这时候,f-15c的性能缺陷暴露了出来。
超过极限动力爬升高度后,f-15c要想继续提升飞行高度,只能牺牲速度,用动能换势能,即依靠战机的惯性,做抛物线运动。
在这个高度上,任何空对空导弹都难以派上用场。
面对飞得更高的mig-31,f-15c的飞行员只能望空兴叹。
此时,美军也意识到,那几架mig-31就是冲着预警机来的。志愿军的战术意图非常明确:首先打掉联军的预警机,使联军的防空力量失去统一指挥,再用轰炸机对付永兴湾里的运输船只。
e-3d已经转向,伴随行动的两架e-2d也在向南逃逸。
只是预警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九百多公里,e-2d还要慢一些,而mig-31的冲刺飞行速度超过了每小时二千五百公里。
拦截失败后,e-3d开始降低飞行高度。
大部分空对空导弹的下射落差高度都在一万米左右,只要e-3d降低飞行高度,就能迫使mig-31降低飞行高度,为战斗机提供宝贵的拦截机会。只要在两万米以下,mig-31绝对不是美军战斗机的对手。
美军的想法没错,可是预警机不是战斗机,无法像战斗机那样做剧烈机动。
e-3d的飞行高度降低到七千米时,两架mig-31已经到达一百五十公里外。面对正在逃逸的预警机,截击机立即启动火控雷达,随后各发射了两枚远程空对空导弹。大概是为了避免与美军战斗机缠斗,mig-31没有降低飞行高度。让美军指挥官不解的是,mig-31在发射导弹后没有返航。
因为中国空军没有远程空对空导弹,所以mig-31发射的aa-9“阿拉莫”导弹也是从俄罗斯引进的。
作为一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的导弹,aa-9除了射程之外,没有任何明显性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