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有钱大魔王> 第一百七十三章、一将功成万骨枯(大章求全订,谢谢!)

第一百七十三章、一将功成万骨枯(大章求全订,谢谢!)(5 / 8)

20。这个数已经比较小了,但是仍然大于0。 …… 1953年,林尼克发表了一篇长达70页的论文。 在论文中,他率先研究了几乎哥德巴赫问题,证明了……存在一个固定的非负整数k,使得任何大偶数都能写成两个素数与k个2的方幂之和。 这个定理看起来好像丑化了哥德巴赫猜想,实际上它是具有非常深刻意义的。 这个定理让人们注意,能写成k个2的方幂之和的整数构成一个非常稀疏的集合; 事实上,对任意取定的x,x前面这种整数的个数不会超过logx的k次方。 因此,当林尼克定理出现,许多人通过它,了解到一点,虽然还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但是大家却能够在整数集合中找到一个非常稀疏的子集,每次从这个稀疏子集里面拿一个元素贴到这两个素数的表达式中去,这个表达式就成立。 这里的k用来衡量几乎哥德巴赫问题向哥德巴赫猜想逼近的程度。 数值较小的k,表示更好的逼近度。 很显然的一个道理,如果k等于0,几乎哥德巴赫问题中2的方幂就不再出现,从而,林尼克的定理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因为林尼克1953年的论文并没有具体定出k的可容许数值。 所以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还是不知道一个多大的k才能使林尼克定理成立。 但是。 在林尼克有迹可循的论证中,这个k应该很大。 1999年,在经过了廖明哲教授等三人的合作中,首次定出k的可容许值54000。 五万四千可容许值这第一个可容许值,在后来也被不断的进行一步步的改进。 其中有两个结果必须提到,即李红泽、王天泽独立地得到k2000。最好的结果k13是英国数学家希思布朗和德国数学家普赫塔合作取得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 所以才会直播间观众询问,侯书阁是不是论证哥德巴赫猜1+1。 证明‘1+1’成立的本质,是想证明“从2开始,连续的2、4、6、8、10无穷的大偶数都可用两个素数之和表示”。也可以说“用两个素数之和可以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更加容易理解理解‘哥德巴赫猜想’地要求,或者用‘1+1’表示。 1966年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表达式为“n‘+“n1+23。 这个表达式证明‘1+2’成立,它指的是对于大于10的偶数范围。 适用范围是“充分大”指10的50万次方,这个范围很大,已经超过了宇宙全部原子数量。但是,在“充分大”范围能够证明就会有巨大的说服力,就不必用到无穷大,它是是大自然没有的事物,“充分大”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