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用不着您那老身板子,出出主意便是。父亲想给我定亲,对方是扬州知府家的小儿子。”林黛玉见屋中没外人,便直说了。
三人闻言心里暗暗惊讶,虽知道姑娘平日里与老爷通信无所不谈,男女定亲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曾想连定亲这样的事情老爷都与小姐商量。讶异过后,又觉得老爷这样做在理,后院没个女主人,姑娘是独女又是极冷静明理的,不与姑娘商量又和谁说去。
“这扬州知府是从四品,在门户上与姑娘并不相配呀。哎呀,瞧我这脑子,我倒忘了知府大人素来与老爷交好,恐怕老爷求的便是知根知底。”王嬷嬷评论道。
“就是了,父亲也是此意,心中又说那扬州知府小儿子周兰竹是极其聪慧稳重之人,将来必成大器。”黛玉接着说道,门户不相对,她倒不在乎,下嫁反倒是更好,可以不受气。又是林如海的旧相识 ,公婆欺压也免了。至于定亲对象,林如海如此夸赞周兰竹,想必他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抛出她心中不满的一点,几乎完美。
“既是如此,小姐何不同意?”春纤口快道。
“知根知底儿的,我觉得可行。”雪雁赞同。
“她们两个说得对,女人活着一辈子图什么?不就是嫁个好郎君。对方人品好、性情好比什么都重要。”王嬷嬷真心希望姑娘能找一个良配,下嫁没什么,往高上嫁给那王孙公侯,个个反倒纨绔霸道,府内各层关系杂乱。瞧瞧这荣国府就是个例子。
林黛玉见各人皆发表意见,只紫鹃一人不语,故而问道:“紫鹃你认为呢?”
“王嬷嬷说的在理,可是——”紫鹃犹豫,不知该说不该说;抬眼看见姑娘投以鼓励的目光,因而继续道:“是否有些早?”
“你的意思是?”王嬷嬷一惊,突然明白紫鹃所指。
“你们俩别卖关子了,快说啊。”春纤
急道。
“还是紫鹃细心,我竟没想到。”王嬷嬷自愧不如,心里头时时刻刻想着怎么让姑娘好,却还是疏漏了。“紫鹃的意思,还是晚些定亲好,早早定了,若是那边出什么差头,姑娘反倒要担待罪名。”
“才多大岁数,你便想着做亲。”林如海和周明远熟的都发烂,说话自然不用客气,直来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