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1 / 2)

“唉,近日,宫里恐怕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林如海捋着胡子,眉宇间布满了愁云。这一次,不知道宫里又会死多少人,又有多少无辜的太监宫女被杀。当朝的皇帝治国有方,勤于政事,是位难得有才华的皇帝。然则皇帝过于沉溺女色,好在有后宫不得干政的条例阻隔,朝堂之上还算宁和。然后宫却是另一番情景,被搞得鸡犬不宁,几年来稍有希望可能会被改立为储的皇子,病的病死的死,真是惨不忍睹啊。

“嗯,”黛玉点头敷衍,她的心思不在皇储之争。

“你受苦了,世子这样,恐怕——”林如海再次叹气,还未入门变成了‘寡妇’。瞧今日太后那架势,水璧若有三长两短,肯定是要拉着黛玉陪着。虽然先皇早先将妻妾陪葬制度取消,但女子守贞,特别是未婚女子守贞的事例比比皆是。玉儿还小,他不想女儿孤单的承受寂寞无望的生活。

“他会醒的!”黛玉猛地抬头对上林如海的模样,双眸闪闪发光,流露出坚定地气息,也有着一种让人望之安心的气息。“父亲,他一定会醒的。”

黛玉笑着对林如海道,说完后为父亲亲自斟茶奉上。只当做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挫折,小考验。风雨来了,迎难而上,才会见到那雨后的彩虹。

第二日林如海回府了,黛玉依然奉旨留在王府照料水璧。期间恭亲王和王妃常来看望她和水璧,夫妇二人见黛玉如此,心生愧疚,越加的对其好起来。黛玉秉承乐观的心态,微笑的面对一切。她的笑容反而感染的府中许多人,原本因为璧世子昏迷而死气沉沉的王府有些了人气。恭亲王夫妇脸上也显出了笑容。黛玉照顾水璧的同时,也未闲着,把恭亲王府里的人员情况摸个透。恭亲王有一个王妃,两个侧妃,四个妾,姨娘通房未统计。王妃有三儿一女,老大自然是水璧,第二子刚出生便死了,第三子水琞排行第七,八岁,目前在京城外著名的文鼎书院读书。

稳定书院,简单来说就是一所学校,有点像现在寄宿制的贵族学校,书院的院长是当今皇帝的师傅,故而颇有声望。院长借其优势常请朝中大臣去讲学,其中不乏有曾经的状元榜眼等等

。能够听得当朝官员、曾经的及第前辈讲学,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也就是说,只要迈进文鼎书院的大门,相当于有一只脚踏进皇宫。

王妃的女儿比水璧大两岁,被封为公主远嫁蒙古。另外两个侧妃分别是护军参领熊天之女,和京城捕快林大致之女。熊氏育有一子,名叫水炎,略小水璧两月。林氏生有四男三女,长子水琏长水璧三岁,二子、三子年幼时亡,四子水安六岁。四个小妾,只有一名姓韩的生有一子,排行第六,名叫水耀。

这些人除了两位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