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四十七章 辽南将变

第一百四十七章 辽南将变(3 / 5)

望在反正时立的功劳越大越好。因为,只有大功才能明廷重视,才能对自己和家眷更有保障。

也正是因为刘爱塔的胃口太大,竟要以三卫来降,朱由校立时就知道不可行。

如果只是以刘爱塔坐镇的复州来降,这当然是最低的要求。因为涉及到的人较少,泄密的可能性也小,成功的希望则是很大。

可要串联三卫,这要涉及到多少人,谁敢保证没有汉奸败类告密?

难怪历史上的反正失败,还白白让十几万辽民丧生。

朱由校轻轻叩击着手指,虽是理解刘爱塔的担心,可也没起贪念。复州卫就好,其它两卫,就由明军光复吧!

或许,各军镇协调行动的话,还能给建奴沉重的一击,加快其败亡的速度。

而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让刘爱塔安心,这要掌握一个度,冷淡不行,可太热情会吓着人的。

而且,反正的时间越快越好。夜长梦多这个成语,朱由校是非常认同的。

刘爱塔想要的证明也不算过分,直接联络的也是登镇巡抚袁可立,只是免死加衔牌票。

但刘爱塔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反正书信直呈御览,将直接由皇帝做出决定。

朱由校思虑良久,提笔给杨杰写了回复。当然,也是让刘爱塔的使者金生魁看的。

“……若能于逋亡之余,反正归明,不失宋李显忠之风。如今之势,从逆从顺,吉凶判然。刘爱塔岂无谋之人,望其宜细审度,毋致血染刀头……”

写完回复,朱由校再三审读,觉得有期盼又不过分,有威胁却也合适,便又手写免死票一纸,却未给加衔牌票。

免死票由皇帝亲写,和由袁可立亲付,分量已经大不相同,当然也更能取信于人。

至于加衔牌票,朱由校却没有让刘爱塔如意。准确地说,他在回复中留下了引子,要视刘爱塔的功劳和本事再作决定。

在朱由校看来,这已经能够让刘爱塔安心。恩典过大,反倒容易让人生出疑虑,这般优厚,莫不是在骗人?

如果是登州巡抚袁可立,免死票和加衔牌票都可以给,可加在一起的分量也不及皇帝的只言片语。

大事若成,还需要一个统筹全局,能临机决断的人来就近指挥。

朱由校沉吟良久,又提笔给袁老师写了书信。

袁可立坐镇登州,节制登镇、东江镇,职权所在,既能直接指挥两镇,又目光长远、极有谋略,完成此任务最为合适。

朱由校把事情原委说清,又怕袁可立不相信刘爱塔的反正,便编了个高级卧底在后金,知刘爱塔反正之心甚坚,可以相信。

同时,朱由校也把自己的计划尽数告知,要袁老师尽快行动,以免夜长梦多,错失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