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四十七章 辽南将变

第一百四十七章 辽南将变(4 / 5)

机。

当然,朱由校把杨杰介绍给袁可立,推荐杨杰负责直接联络刘爱塔,并与袁可立建起单线联系。

这样一番布置下来,朱由校觉得大事可成。放下笔时,他不由得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光复辽南三卫,或是两卫,使辽东最富饶的地方回归大明控制,也就断掉了后金大半的粮食供应。

哼哼,后金的饥荒要提前了。而大明这边,却还未到最糟糕的时期。

两相比较之下,朱由校已经坚信,五年平辽不是梦。

………………….分隔线……………………

大凌河城。

辽东经略熊廷弼立于城外高坡,瞭望着城防。良久之后,才放下望远镜,微微颌着,表示认可。

虽然建奴采取了隐忍,并未出兵破坏明军据城推进的计划,但这也让熊廷弼及将领感到失望。

新式火炮运来了,纵横交错的壕沟赶工完成,就等着建奴撞过来,再打他个头破血流呢!

如果再度挫败建奴,熊廷弼便准备趁胜再进,在右屯卫,甚至是广宁立下根据,将战线推进到辽河。

现在,老熊认为还不能操之过急。

建奴的实力犹在,观望不动的心思也很明显,拉长明军的补给线,造成更多的反攻机会。

“右屯卫——”熊廷弼沉吟了一下,扫视着众将,说道:“只派骑兵前出,暂不派步兵据守。”

何可纲和金国凤等人稍感诧异,大凌河城和锦州已经稳固,难道象宁远似的,被动地等着建奴来攻?

骑兵前出,固然能给建奴造成些压力。但建奴自恃骑射,恐怕不会太在乎。实际上,明军的骑兵现在也不具备与建奴正面硬撼的实力。

朱梅想了一下,拱手道:“大人,可是担心物资补给?末将以为,右屯卫近海,物资运输比较方便。若是依大凌河的布防速度,三五千人马,顶多十天便可完成,建奴未必来得及发动。”

熊廷弼看到众将眼中的神情,知道他们差不多都同意朱梅的说法,不由得轻轻摇了摇头。

向前推进不仅要求粮草物资,还有兵器火炮。而在密奏中,熊廷弼已经知道,至少在两个月内,武器装备会向东江镇倾斜,能够拔付辽镇的不多。

对此,熊廷弼倒也没太大的怨言。要说一碗水端平,那皇帝优先供应辽镇又怎么说?

兵器火炮的供应量是根据各军镇所要采取的行动来确定的,辽镇要推进到锦州、大凌河,才得到了最大量的供给。

现在,该是东江镇发起军事行动,袭扰建奴的时候了,自然需要更多更厉害的武器装备。

摆了摆手,熊廷弼也不敢把密奏中的事情全告诉众将,缓缓说道:“物资供给并不是主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