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虽然不是互相对峙,但要组合到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此之外,这种材料还要求有一定的强度以及缓冲温度或降低温度的能力。
这就更难了。
之前应用到勒落三角飞行器上的高强度高透光耐高温钢化玻璃已经是他手中里面最好的一种玻璃材料。
而这种材料依旧达不到要求。
至于其他的透明材料,无论是玻璃也好,还是有机聚酯类材料也好,都不符合要求。
以至于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韩元都没有设计出来合适的材料。
不过这一个月的时间也不是白白浪费的。
通过不断的理论设计分析和实验处理,到大概一周前,韩元大概找到了一种可能的方式并完成了初步的理论设计。
硬要用一种材料集合所有的功能对于目前的他来说是不可能的。
所以韩元将这些功能点分成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最表层。
使用一种高透光、耐高温、高强度的材料来做保护。
第二层则是中间层。
将缓冲温度的性能放到这一层来,通过中间层来缓冲掉一部分高温,使得表面温度达到六百度以下。
拆开功能点,将其作为两层来进行处理,还是能做到的。
关键点在于表层。
表层的高透光、耐高温、高强度这三个性能是表层材料必备的。
缺一不可。
韩元之前设计过三层架构,尝试过将高强度这一性能在第一层去掉,放到第二层来做支撑。
理论上是可以走的通的,但当他利用晚上的时间简单的实验后,就发现了问题。
在缺少高强度性能的情况下,第一层的耐高温材料在高压高温下出现了碎裂的痕迹。
虽然没有彻底崩溃掉,但材料表面的裂纹在最严重的时候宛如帝王裂一般,看起来触目惊心的。
一次的实验不足以否决掉韩元的信心,但后续两三次不同材料的更换依旧是这种状况。
这直接就让他打消了这种三层分布架构式的想法,回归了两层结构。
而两层结构中,表面材料的研发是最难处理的。
条件太苛刻。
在经过长时间的理论设计、数据计算和实践后,韩元放弃了玻璃材料和耐高温有机聚酯材料,将目光放到了宝石上。
相比较于在耐高温玻璃上找突破口。
在宝石上找突破口似乎更容易一些。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而二氧化硅决定了玻璃的一部分性能,这是暂时没法突破的物理界限。
宝石不同,蓝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