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听说对方去国外当编剧了, 之后对方虽然千方百计重返国内编剧圈, 却没有平台和观众愿意给他机会。
肖诚看起来沧桑了许多,前几年对方是意气风发的“最帅编剧”, 而到现在,从林济的角度看, 对方眼中只剩戾气了。
不过肖诚怎样早已和林济无关, 之前被肖诚压榨的编剧如今已在编剧圈站稳了脚跟,开始独当一面了, 就算林济不干涉肖诚复出, 其他编剧也未必会肯。
肖诚却望着林济的背影,暗自咬紧了牙。
他当年风光的时候, 林济给他提鞋都不配,而到了现在,对方是长红的名编剧,自己却沦落到现在这一步。
就算被编剧圈排挤了出去,肖诚也从未反省过自身——圈子里比他烂的编剧多了去了,凭什么只有他混不下去?
刚刚林济只是和他对视一眼,但在肖诚看来,这一眼全是轻蔑,是林济对他的看不起。
肖诚恨自己没有挖到林济的黑料,又恨同行们不给力,这几年居然没拍出一部收视率超过林济的电视剧。
……
要不是偶然遇见,林济脑子里快没有肖诚这号人了,不过就算见了,他依然以最快的速度把对方抛到了脑后。
毕竟竞争对手太多,不是每一个都值得他记住。
林济的大脑此刻集中在两个字上——武侠。
他也不知怎么回事,脑海中蓦然闪过了这个题材。
他小时候最早接触的就是武侠,书摊上五块十块一本的盗版,不管书里印的是武侠大家的原作,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古龙新”、“金庸新”作品,他读起来都津津有味,甚至觉得比原作还精彩复杂些。
但到了林济当编剧的年代,武侠这个题材早已式微,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翻拍,虽然技术更先进,画质更清晰,却没有了早年间武侠的江湖感。
林济一直觉得,观众未必不爱看武侠,只是大师们把这一题材写到了极致,后人很难再超越,而观众却无法把同一个剧本反复看无数遍。
这个时代的武侠剧倒是比林济上辈子强些,业内老编剧多,多少有些武侠情怀在,每一年至少有一两部武侠剧产出,不过最近几年,武侠剧的产出同样每况愈下,质量和口碑都敌不过其他题材的作品。
林济没有振兴武侠的想法,客观来说,他也没有这样的能力,不过从自由创作的角度来说,他对武侠题材感兴趣,就想写一个武侠剧的剧本,仅此而已。
“林哥,你真打算写武侠剧?”
一说起这个马鑫就不累了,他搬了张椅子在林济对面坐下,从古早武侠聊到了近几年的武侠作品,马鑫是个骨灰级武侠粉丝,听说林济有构思武侠剧本的计划之后,他一个电话打回家,把他从小学时代珍藏的武侠搬来了工作室。
——汽车后备箱差点没塞满,副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