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73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73节(3 / 4)

举行,在京文武百官,无论是掌事官,佐贰官,还是待选官,凡七品以上者,皆需参与。 相对而言,大朝属于纯粹的礼节性朝会,常朝同样礼节性很强,但是也会处理一些朝务,不过因为参与的人数过多,常朝用于宣布已经商量好的政令诏书。 像这种常朝,一般都会由礼部提前敲定好所有的程序,然后群臣在礼官的指引下,板板正正的走完所有的流程。 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撇去没有天子这一条,那天的册封大典,勉强可以比拟为一次特殊的常朝。 至于一般老百姓认知当中,皇帝和臣子商讨政务的朝会,称之为日朝,又叫早朝,也就是戏文中常常出现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场景。 早朝和常朝不同,因为是真正处理政务的朝会,所以无论是议事的氛围,内容,还是参与的人员,都相对自由一些。 通常情况下,有资格参与早朝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除此之外,六科给事中,十三道掌道御史及翰林院七品以上的官员,也可列席。 如果有时候,部分政务涉及到三品以下的衙门时,其掌事官也可特许列席。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朱祁钰第一次主持这样的日朝。 之前的时候,他虽然总柄国政,但是并非君主,所以更多时候,依靠的是奏疏批答,若有大事,则召集那寥寥几个文武重臣合议。 但是须知,单靠奏疏批答,效率不高,而重臣合议,通常情况下都是军国大事。 这也就是这些天来,朝臣一直所说的,政令难以通畅。 没有君主,就没办法举行正式的日朝,朝廷上下的效率,也就很难完全发挥出来。 而现如今虽然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但是名分已定,因而日朝和经筵就基本上都恢复了。 集义殿内,朱祁钰高坐上首,背后是金英和成敬,底下是侍立的一干群臣。 日朝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更多的是由朝臣奏事,所以待众臣行完礼,他便直接开口道。 “诸位免礼,今日乃是日朝,有事尽可奏来。” 话音落下,头一个出来的,是户科给事中李侃,道。 “殿下,臣奏三事,所谓战守之法在用将得当,如今局面下,当不拘一格降人才,臣请殿下命兵部于武臣及官军行伍内,精选勇猛才智之人,不拘品阶高低,问其方略,试其弓马,若得用者,可委以重任。” “我官军此次大败,源于军备废弛,官军嬉游之故,臣请殿下准京官若干,分别前往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选操民壮,每府以五千名为宜,待操习可用,选二千名赴京,听调杀贼。” “贼虏善骑战,若要制其奔突,则宜用车战,京城内外约有骡车千辆,可取为战车,战时与我步兵配合,以铁索连之,藏神铳于内,每五人为一队,手持刀斧,以战车为掩护,成阵迎敌。” 朱祁钰点了点头,应该说,这个时候的文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