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颇有一些知兵之人的,这李侃提出的几条建议,都是颇适合当前的局势的。 不过…… 侧了侧头,朱祁钰对着武臣这边,问道。 “五军都督府,尔等以为,此三议可行否?” 自从上次大朝会之后,五军都督府这边总算是有了话事人,郭晟资历最老,分管中军都督府,其次是赵荣,负责左军都督府,最后是石璟,分管后军都督府。 刚刚李侃的奏疏当中,提到了派遣官员前往附近各地操练民壮,其中北直隶归属中军都督府,山东归属左军都督府,而山西等地则归属后军都督府。 所以朱祁钰没有具体点明哪一个人,而是直接问五军都督府。 不过他的话问出口,底下几个九卿的大臣,却是瞥了一眼于谦,但是都没有说话。 最终出来答话的是郭晟,五军都督府虽属平级,但是平常也是以中军都督府为核心。 “殿下,臣以为此三议当中,挑选将才之事,五军都督府已在准备,战车之法亦可行之,但各地已有都司卫所管辖官军,故臣以为,不必另行派遣官吏出京,可由各地都司就地招募民壮操练即可。” 说到底,文武之间还是存在冲突的,即便是有了朝会之上的弥合,也只是明面上不起冲突,但是暗里的斗争,还是会持续的。 朱祁钰心里跟明镜一样,李侃的这几条建议,可用是可用,但是都是从文臣的角度出发的。 尤其是前两条,第一条是想要继续在五军都督府打开口子,第二条则是想把手伸进地方的官军当中。 作为武臣这边的郭晟,也理所当然的要反对。 于是李侃继续道:“殿下,低阶武将的任命,向来由兵部负责,何况如今京师防备倚重京营,若要挑选将才,当自京营而出,于尚书提督京营,由他来负责遴选将才,最合适不过。” “至于操选民壮之事,各地武备废弛已久,各地官员懈怠生弊,若交由各都司卫所操选,恐一段时日内难有效果,故臣以为,当选京官以钦差之名,前往各地,从速从精练兵。” 朱祁钰皱着眉头,不得不说,李侃摆出来的理由还是过硬的。 京师官军大多出自京营,既然如今京营是于谦负责,那么由兵部主持遴选自然挑不出错。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