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一个有机会成为和七卿媲美的首辅之位的机会,陈循也顾不上前段时间和高谷的小小嫌隙了,言语之间,拉拢的意思十分明显。 高谷也是聪明人,陈循的意思他何尝不明白。 天子虽然有重用之意,但是首辅一天没有确定下来,内阁辅臣的六部加衔,就只是加衔,在地位上难以真的媲美六部。 毕竟天子有言在先,首辅主掌票拟,其他阁臣辅之。 没有领头人,在朝堂当中,总会矮别人一头。 所以陈循这是在劝他,趁此时机,将内阁的根基稳固下来。 毕竟,如今大敌当前,很多的规矩都不太讲究。 就像今日的朝会,若是放在平时,内阁的地位哪有这么容易提上来。 不得拉锯打嘴仗个十天半个月的,还一定能成。 乱局,是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的最好机会。 只要这个时候,内阁能有一个首辅站出来,代表内阁在朝堂的军国大事当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那么内阁的地位就能被彻底奠定下来。 待大战结束,内阁首辅,才能真正拥有稳固的,媲美七卿的地位。 错过了这个时机,再想要跻身七卿的行列,可就难了! 自然,内阁如今只有两位阁臣,看样子,一时半刻也不会有新的阁臣增补进来。 毕竟天子给入阁划了一道门槛,三品实职京官。 因为土木之败产生的大量空缺,导致京城内外许多的高级官员都平地升级补缺。 如今朝中部院内的大多数三品实职,都是刚刚拔擢上来的。 短时间之内,再超擢入阁加尚书衔,不合适。 所以要选首辅,之能从阁臣当中选。 而论资历,论年龄,论政绩,高谷都难和陈循这个老资格的阁臣相比。 也难怪陈循心里会有这个念头。 他总不能自己跑去皇帝面前,说我要当首辅。 作为唯二的阁臣,这个话由高谷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然而望着陈循那期盼的眼神,高谷叹了口气,不得不给他泼上一盆冷水。 “陈兄,非我不肯相助,实乃不可也。” 陈循皱了皱眉,问道:“世用此言何意?” 高谷正色道:“陈兄可曾想过,陛下为何设首辅而不授首辅,真的是因为先授给了天官,不好当场再授别人吗?” 不等陈循回答,高谷便自问自答道。 “非也,当时群臣立陈不可令吏部尚书入阁,又不愿天官自降身份,被罢吏部尚书一职,若陛下真有此意,大可直接命陈兄为华盖殿大学士。” “毕竟,首辅是新设之职,如何选授朝廷并无先例,何况内阁之职,向来秉承圣意,不必通过外朝,且各殿阁大学士,品阶一致,皆为辅臣,只是排序问题,甚至都算不上超擢。” “陛下既然没有选授,自然是不想选授!” “所以哪怕老夫向皇上进言,恐怕也难有其功,反而会令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