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这一场仗,他们输不起! 于谦诚恳的看着御座上的天子,他无比希望,天子能够一如既往的站在他这一边,给予他充分的支持。 然而这一次,他注定要失望了! 朱祁钰沉吟了很久,最终,朝着陈懋问道。 “陈侯,若要派遣京军支援紫荆关,何人可以领兵?” 于谦心中一沉,开口道。 “陛下……” 然而他刚开口,便被天子截断了话头。 朱祁钰从御座上站起来,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开口道。 “卿等所虑,朕实知之,然而土木一役,我军大败,百官蒙难,上皇北狩,此诚奇耻大辱也。” “列祖列宗英灵在上,京师乃是一国都城,若真被瓦剌长驱直入,列阵于京师之外,卿等与朕有何颜面,再见天下万民?” “若我各关隘空虚,无奈之下也便罢了,如今我大军准备充足,兵精粮足,据险而守,有极大把握,可以拒瓦剌大军于关外,岂可因无谓之忧虑,而裹足不前,令无数边境将士白白牺牲?” 于谦还想再劝,但是陈懋已经移步上前,道。 “臣举荐宁远伯任礼,此人曾随平西侯蒋贵,击溃鞑靼阿岱汗,与也先亦曾交手,臣以为可命任礼为总兵官,陶瑾为副总兵,守备紫荆关,定可保紫荆关无虞。” 第151章 任礼 任礼此人,朱祁钰知道,是勋戚当中为数不多的一代勋戚,他早年曾随太宗靖难,但是并未封爵。 直到正统三年,鞑靼阿岱汗屡次扰边,任礼随平西侯蒋贵率军出征,千里奔袭,分东西两路,同时进攻鞑靼部。 最终取得了大胜,此战,不仅生擒鞑靼左丞相,枢密使、同知等数十名瓦剌贵族,歼敌上万,而且长驱直入,一直打到黑河岸边。 可堪称是太宗皇帝之后,大明在和蒙古的对战当中,最辉煌的一场胜利。 任礼自己,也因此战,被朝廷以功敕封为宁远伯,受命镇守肃州。 在任期间,任礼也曾打下了大大小小十余次胜仗。 只可惜就在今年二月,也先再次扰边,任礼不慎之下,被也先伏击,大败而归,战损过五千人。 任礼也因此,被朝廷降罪,仅保留其伯爵身份,命其归家自省,直到如今。 提起此人,朱祁钰又想起一件事情。 那就是关于任礼的这次大败,他前世也是偶然得知,那次大战并不简单。 其中牵扯到靖难的老牌勋戚和任礼这样的新兴勋戚之间的争斗。 当时,朝中有朝臣建议,提拔任礼为中军都督府的实职都督,提督京营。 这惹起了靖难勋戚的不满,于是暗中给他使了绊子。 事实上,当初任礼的决策并没有失误,之所以会大败,问题出在他派出去领兵的偏将身上。 那名偏将两次踏进同一个伏击圈,这才酿成了这么惨重的损失。 此战之后,任礼被削去职衔,仅保留爵位,再无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