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127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127节(3 / 4)

中军都督府的资格。 所以说,大明的勋戚被文臣打压的抬不起头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很多靖难勋戚传到现在,自己打不了仗,就怕后来人居上,夺走他们手里的权力。 勋戚之间盘根错节,这不错,但是他们之间的争斗,也丝毫不比文臣这边要来的少一星半点。 不过陈懋如今举荐任礼,只能说明,勋戚实在是被打击的太惨了。 又或者,上一次文臣不约而同对他发动的攻势,让这位老侯爷终于升起了警惕。 勋戚如今的势力太弱了,必须要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扛起和文臣对抗的大旗。 即便因此,而放下新老勋戚之间的矛盾,也在所不惜。 于谦最终还是没有拦住朱祁钰。 事实上,从一开始,朱祁钰就没想在京城和也先决战。 他固然清楚,也先的声势越浩大,给大明造成的损失越惨重,那么对朱祁钰自己就越有好处。 毕竟,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土木的那一场败仗。 闹得越厉害,朝臣心中对于他那个哥哥的怨怼就会越深,也就越有利于稳固他的地位。 但是,他依旧不能这么做! 因为他不仅仅是朱祁钰,还是大明的天子。 身为一国之主,凡事若只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而不能将国家社稷放在心中,未免有负列祖列宗。 就如前世,朱祁钰并不是不能杀掉朱祁镇,而是杀掉他,民间会流言纷纷,朝臣会猜测莫名,各地也会因此而有所动荡。 或许最终,不一定会对他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 但是却需要花费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重整朝局,安稳人心,重新塑造因为杀这一个人而给国家带来的动荡。 夺门之变后,他那哥哥大肆捕杀朝臣,锦衣卫闹得整个朝堂风声鹤唳。 大礼议后,嘉靖乾纲独断,但朝臣不敢对朝事再发一言,堂堂首辅,竟以青词上位,国家吏治败坏,阿谀媚上。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君王过的舒心快意,但是却惹得国家动荡不堪,这不是一个心怀社稷的君王应该做的。 克制和隐忍,是一个皇帝的必修课。 就如现在,他必须要考虑,将也先拒之在紫荆关外,或许从客观上,替他那个哥哥减轻了罪孽。 但是更多的,却是能让京畿的百姓免受战火之苦,能让大明军民的信心,不会被完全摧毁殆尽。 真要是被人打到了都城门口,不仅是边将,恐怕就连底层的百姓和官军,自此之后,也再难升起抵抗蒙古的信心。 下了朝之后,朱祁钰一个人坐在武英殿,忽然自嘲的笑了笑。 说到底,他还是被于谦给影响了。 于谦这种人,人格魅力太强,别人是把国家社稷挂在嘴边,而他则是真正放在心里。 跟他在一块呆久了的人,习惯性的就会把国家大义,摆到个人生死的前头。 这不太好! 重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