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尚书说笑了,那两枚金锞子,最多不过十几两银子而已,谈不上行贿。” “不过,还有一事,需向石尚书质询,当月十一日朝会上,前工部尚书王卺曾当廷怒斥王振乱权僭越,于王振当廷争吵近半刻钟,此事,石尚书当时是否知晓?” 石璞皱着眉头,脸色黑了起来,但是依旧淡定,道。 “此事发生于早朝之上,本官当时为从二品山西布政使,既然在京,循例当有资格上朝议事,本官自然知晓。” “石尚书肯承认就好。” 俞士悦脸上浮起一丝笑容,转身面对群臣,道。 “按照石尚书本人以及尹良的证言,可以推断当时的情况如下。” “石尚书于当月四日进京接受吏部考绩,十日,吏部考功司核定政绩为中等。” “按例,三品以上大员的升迁调转,需经尚书核准,十一日,文选司拟定平调石尚书为南京大理寺卿,报尚书核准后,由尹良将奏疏送往通政司。” “途中,石尚书拦下尹良,获悉了自己平调的大致去向为南京,司刑狱之事。” “次日,石尚书携金银财帛及端砚一方,前往王振府邸拜访,可是如此?” 第208章 死无对证 感受到殿中群臣,逐渐变得有些惊疑的目光,石璞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不得不说,俞士悦在大理寺这么多年,不是吃干饭的,堪称是刑狱的大家。 这一番话下来,看似是在陈述事实。 但是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就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石璞回京述职,从尹良的口中得知,自己即将平调到南京大理寺任职。 不甘心之下,又刚好遇见前工部尚书王卺和王振当廷冲突,于是便想要通过贿赂王振。 先是逼迫王卺致仕,然后替代王卺,拿到了工部尚书之位。 逻辑上完全说得通,但是可惜…… 冷笑一声,石璞反唇相讥道。 “方才俞寺卿所说的,俱是事实,即便老夫承认,那日和尹良有交谈过,也去过王振的府邸,又能说明什么?” 俞士悦在大理寺待了这么多年,善断刑狱,但他石璞就是好欺负的吗? 别忘了,当初他在江西任按察使的时候,也同样是以善断疑难案件闻名。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