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户部还要积极。 当下,便有御史立刻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弹劾兵部尚书于谦,屈从圣意,逢迎献媚,置国事如戏言,请陛下降罪。” 都察院,从来都不缺头铁的御史。 这话说的毫不留情,不仅骂了于谦,甚至连天子都骂进去了,就差直指互市一事,是天子在暗中推动了。 不然,哪来的屈从圣意? 朱祁钰摸了摸鼻子,倒是没生气,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于谦的身上,问道:“于尚书何出此言?” 于谦扫了一眼那个跳出来的御史,旋即便道。 “陛下,长久以来,我大明与蒙古交战不断,太祖,太宗,宣宗都曾北征蒙古,连年交战,以致国力损耗,如今瓦剌战败,大明天威宣赫,正当时议和之机。” “如今蒙古各部四分五裂,也先崛起势头正盛,若听之任之,则蒙古各部再次统一,必威胁我大明,兵部早有打算,上奏陛下,以羁縻政策,拉拢蒙古弱小部落,令其不断内乱,保边境安宁。” “故此,臣以为如今之时,正当开放互市。” 不得不说,于谦在众大臣当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他的话说完之后,底下有不少的大臣都陷入了沉思当中。 不过,片刻之后,也立刻有大臣站了出来,开口道。 “于尚书所言不无道理,但是此次蒙古使团入京,气焰嚣张,全无臣服大明之意,固我有议和之意,恐对方并无讲和之心。” 这其实才是关键,鸿胪寺递上的那份奏疏当中,写到了很多的条件,口气也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是让老大人们最感愤怒的地方。 然而,对于这个,于谦显然也早有准备,沉吟片刻,开口道。 “此事不必担忧,鸿胪寺呈递上的信函,乃是脱脱不花所写,多有狂妄之意,但是蒙古部落繁多,不必局限于汗庭。” “这些日子,本官奉陛下圣命,前往鸿胪寺接待特使,其中有不少人来自各个部落,他们转述了各部首领对大明的敬意,表示愿意臣服,接受大明的册封。” 这又是一颗炸弹。 谁也没有想到,于谦不仅是这么想的,竟然还真的跑到鸿胪寺去见那帮使节了。 回想了一下鸿胪寺的那份奏本,似乎,真的只有脱脱不花的那份信函,口气狂妄,其他几份各部首领的信函,言辞都还算恭敬。 这还没有结束,于谦继续开口道。 “众所周知,此次瓦剌一战当中,脱脱不花率先撤军,我大军方能取得战机,大获全胜,此一役后,也先与脱脱不花必有一战,如今也先强盛,若击败脱脱不花,统一蒙古,势必成我大患。” “互市一开,双方实力均衡,草原内乱不止,大明方能长治久安,如此自然是利国利民之事。” 通常情况下,在面对外敌的时候,文臣们都是比较心黑的。 有聪明的人,很快就想到,这一招完全可以一直玩,也先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