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戴高山文集> 石之魂

石之魂(2 / 7)

8。5米,周长60米,通高48。27米,世界第一古石塔。

西塔——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建造,9年建成,比东塔略早。其结构和东塔相近,略小于东塔,通高45。06米,为世界第二古石塔。

姑嫂塔——南宋绍兴年间建造,通高21。65米,占地325平方米,八角五层仿木楼阁式花岗石建造。

六胜塔——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7年)建造,7年建成。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被元军毁坏,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重建,通身花岗岩八角五层塔式仿木结构,周长46米,高31米。

洛阳桥——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3~1059年)建造,6年建成,全长834米,宽7米,整桥花岗岩建造。

安平桥——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建造,14年建成,全长2070米,宽3~3。8米,整桥花岗岩建造。

这就是历史,也是石头铸就的辉煌,它成就了泉州乃至中国的石文化基础。人类,赋予石头以智慧,文化,赋予石头以灵魂。在这里,留下永恒的——石之魂!

3。新石传奇

正因为人类理解石头,石头帮衬着人类,一种永恒的默契,使得泉州与石头,石头与泉州,连成一个名字,拥有一个内涵。

——石头,早就与人类的精神世界,通灵了!

历史,翻开到公元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春风吹来,泉州,这个古老的海丝起点,著名的港口城市,它所触及、涵盖之处,无不掀起阵阵春潮。坚韧如石的老西街,从沉睡中醒来,泉州人的激情,再次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千年不息的魂灵,复活了。

在泉州,有一个县级市叫南安;在南安,有一个边陲小镇叫水头。“闽南金三角”新一轮的传奇,将从这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不足14万的小镇说起。这里,唱响起一个名字——中国水头。

“买石头,到水头;卖石头,到水头”一句普普通通的商业用语,让人们误以为——“水头”只存在于中国,不知隶属何处。

80年代前,水头人在古老的安平桥上来来往往,他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在一片高高低低的石屋里生活,看着不太认知并已老掉牙的石雕石刻,生活平凡平静。但总有一些人,即使面对坚硬的石头,思想也不僵化。他们从石头中得到启示,发现商机,酝酿传奇,开启石头的创业之路,使这些具有灵性、却一度沉睡的石头,燃起生机。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中国水头——这个隶属于泉州南安的沿海边陲小镇,却不盛产花岗岩。它们没有晋江沿岸——丰州镇有漫山遍野的天然花岗岩矿区;也没有石井、永和镇有巨大的石矿资源。水头,是一个不盛产石头,却经营、加工石头的国际商都口岸。8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