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戴高山文集> 为刘邦同志平反

为刘邦同志平反(2 / 6)

力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既然刘邦当年逃亡时的车夫是夏侯婴,那也就是说,他们出逃时所乘载的车驾,并非慌乱之中随意找来的(一匹或二匹马拉的)战车。

退一步说,即便是战车,两匹马拉的车驾,其马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刘盈和鲁元是两个未成年的小孩子,其体重加起也就百十来斤,不管是“六龙”的车驾,还是两匹马的战车,都不会对其速度产生太大的影响。

再退一步说,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记载:“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这说明当时刘邦还有数十骑兵马跟随左右。那么,如果刘盈和鲁元会拖累刘邦的车驾,为何不让他们分别骑在将士们的鞍前,一同逃生呢?

其三,在六匹马奔驰的车驾上,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推下车去,那种结果可想而知,更何况是推了三次?如此下来,先不说5岁的惠帝11-12岁的鲁元活不成,就算是成年人,从奔腾的马车上被推下两三次,不死也得摔个骨断筋裂。

反之,若是刘邦让马车夫停下车来再推赶子女下车,那么马车夫当时肯定就会制止,何必让他推赶下车之后,再抱上来呢?

如果不是刘邦让车夫停车,而是他把刘盈、鲁元直接推下车去,那么,在当时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只顾驾车的夏侯婴,又是怎样知道刘邦把子女推下车去的呢?而且是连续三次!真要让他发觉了,马车也已经跑出了很远,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争执作弄,不旦不能加快逃亡速度,反而会延缓车行的时间。刘邦当然不是傻瓜,在这紧要关头,他应该不至于那么愚蠢吧?

既然刘邦怕这两个孩子影响车速,还不如当时就不让刘盈、鲁元上车更好?更何况,如果怕楚兵追上,刘邦为什么还要返回沛县去接家人呢?就这一点,已经足够说明刘邦在出逃的路上,一个心思里牵挂着家人的安危。

其四,如果当时确实可以看到项羽的追兵,那么,以车驾和轻骑的速度来看,拉车的马肯定跑不过骑人的马,就算夏侯婴再会赶车,汉王一家子被抓的事实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五,夏侯婴做为刘邦的故友和亲信,他把一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刘家王朝,他对刘家子女的厚爱,肯定是不同一般的。故此,他不赞成刘邦为了逃命而丢弃子女,这种做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同样出于对汉王刘邦的忠诚,做为死心踏地的马车夫,如果当时刘邦在逃命时确有此等糗事,做为本心仁义的他,可能会产生某种反感,但决不会不顾刘邦的面子而到处宣扬!

那么,刘邦会自己挖短吗?如果他真有那么心狠手辣的话,那他肯定不会自己揭自己的短!刘盈会吗?小小五岁的年纪,他大概不会记得太多,也不会懂得太多!鲁元应该是可以记得的,但如果她真敢说出父王的不是,那她应该活不到做皇太后了,不是吗?而如果夏侯婴真的到处宣扬,那么如此黑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