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的社会里,更因为天下少林寺之众多,互相争执和推翻论据的现象十分严重,而让泉州南少林依然显示在扑朔迷离之中。这其中,如果要怪的,当然是最大的罪魁祸首——乾隆大帝了。在他搞“文字狱”和火烧少林寺的此类事件中,不能不说他也是昏君一个。
所以,我们不得不从南少林的武术渊源继续说起。
有人认为,以南少林的武术来判定少林寺的渊源,似乎并不能完全说服于人。因为自古以来“南拳北腿”只能说明少林武术或者中国武术的南北区别。北方人身材高大、有力,故此,他们施展的拳脚是大开大合的。而南方人身量较小,因此出手短打,出脚近踢,力主于马步扎稳,落地如钉。
然而,自晋代以来,流经泉州地区的这条江,就开始叫晋江了。因此,早在晋代至唐代,泉州南少林武术就已经相当发达了,并大盛于两宋。流传下来的拳种有: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五梅拳等。明清以来,它传播到东南亚、台湾、香港、澳门、日本等地。从此间可以推断,做为闽南特色拳种,当时从抗倭开始,继后由郑成功进入台湾后,泉州的南拳便随着这个基础向外不断发展。
后来,最具有说明意义的两个人的拳种:黄飞鸿来自于洪熙官,而洪熙官的拳术却是来自于南少林的南拳。有人说乾隆火烧少林寺,与“胡惠乾事件”有关。清嘉庆年间蔡永蒹在西山杂志有详细记述,胡惠乾是泉州晋江人,曾在南少林习武。由此而牵涉出的方世玉、洪熙官等人,都是南少林拳种的代表。这也说明了泉州南少林武术与泉州少林寺的渊源。
而嵩山少林寺德虔法师少林武僧志称:“少林寺内传有载,垣然和尚武功超群和高足月空法师曾受命带领30多个打出山门的武僧,到福建泉州平倭立功,并在那里建立一座南少林寺,做了该寺的方丈。”若此说法成立,那么,明代又出现了北少林入泉州建寺南少林的说法。这与唐智空和尚创立南少林有些矛盾,会让人想起或许南少林不是在“镇国东禅寺”然而,却更能佐证南少林在泉州是存在的,有其相当的合理性。
也或许,在古老的中国,不管在什么僧庙里,都有一些做为护法、护寺的武僧存在着。因此,只要有寺,就必定会有武;而只要有武,就必定会和少林寺、少林拳术有些瓜葛。话说至此,笔者突然认为,在电影少林寺未造成中国及至世界轰动时,人们对少林寺的概念,只是一个不同名称的佛寺僧门而已。
更有甚者,在乾隆皇帝火烧少林和“文字狱”的压力下,人们或者更愿意记得“镇国东禅寺”而不想说起“泉州少林寺”笔者少年时代曾想和一位朋友学习“五祖拳”但他让我先发毒誓,说不管谁问,都不能说出是何师所传!这是否因为乾隆皇帝的淫威所造就的一个历史断代也不可知,在当时的武力征服下,练拳是有罪的,是想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