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为什么王怀玉会叫他千里迢迢的找这个东西,而且要是处理的不好,还会要人命,实在不是个好作物。
王怀玉不需要他知道,她只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对方确实弄了满满一船过来。她亲自上手,在木薯杆子轻轻刮了一下,看到表皮破后的汁液和青皮白肉,就知道这一批木薯杆子还是活的。
“你们很用心,这一批货我很满意。按照去年和你签定的合同,这里有多少斤东西你就能换多少斤想要的货物。”王怀玉满意道。
正好现在秋收,秋收完了有劳动力,可以把家里田间地头的坡地给开垦出来种植木薯。木薯这个东西好养活,王怀玉可舍不得让百姓用水田这种好地去种植。
“戴老板,你可以在我们岭南府多住一段时间,到我们各个县去看一下,有什么需要的都不用客气,直接和县衙那边说,他们会给你准备好的。如果有别的需要,也可以和我府上的人联系。我非常喜欢和你做生意,也欢迎你们国家的人来大齐。”王怀玉笑眯眯地伸出手。
戴森有些受宠若惊地轻握了一下,这个握手礼是他们西欧国的礼仪,但他也知道大齐的女子讲究不与外人接触,没有想到这位尊贵的郡主,竟然会遵从他们国家的礼仪。
“郡主大人,您是个非常好的伙伴,我也很喜欢和您交往。”戴森真切道。
两人又说了一些商业互捧的话,检查了一批木薯杆的质量,王怀玉又带人去县衙食堂吃了一顿饭。
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县衙食堂的饭菜已经吊打外面所有的酒楼了,尤其是这种小锅煮的菜色,县衙里好多官员都愿意一日三餐给钱给厨师叫他们做饭,甚至还有人想要把他们挖回家。
时隔一年再吃到岭南食堂的饭菜,戴森也是满满的怀念。
这船上每天吃的不是鱼就是鱼,怎么会有这样的美味呢。
戴森哐哐的吃,因为和王怀玉有合作关系,又得了专门的关照,在岭南的衣食住行几乎都可以在县衙里解决,虽然需要交费用,但对于他们来说是省心省力还实惠的事情。而县衙食堂也通过给他们提供饭菜赚了点钱,各自都满意得很。
最满意的王怀玉则是第二天就找到了邓蛮生,兴致勃勃地和这位老知州说道:“邓大人,我给桂州的百姓找到了一个更高产的粮食,用来补充耕地不足,养猪粮食缺乏的问题正正好。”
邓蛮生也听到了西欧国来人的消息,隐约知道拉了一船特殊的物品,但是什么东西却不清楚,不过王怀玉这样一说,他就立马联系上了。
“郡主是说那些洋人带来的东西?”邓蛮生有些感兴趣道:“他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竟然让郡主那么看重。”
“一个能亩产两千斤粮食的东西,你激动不激动?”王怀玉反问道。
“两千斤?”邓蛮生惊得蹭地站了起来,不可置信的又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