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你是说这个东西能亩产两千斤?”
连尊称也没有了,不过王怀玉能理解他的激动并不计较道:“对,两千斤都是少的,如果管理得好说不定还能更高。而且这个东西不需要精耕细作,甚至不需要多肥的地。你只要给它一捧土就可以了。”甚至和岭南大多数作物比,木薯是更加耐干旱的作物。
邓蛮生这下是彻底坐不住了,激动的走不到道,眼睛像发亮的灯泡一样盯着王怀玉问:“郡主,这样的神物什么时候能让我看看?能让百姓种下去?”
“现在正是时候,秋收快结束了,叫百姓们整理一下坡地就可以把木薯种下,等到过完年正好可以下种,和水稻的时间错开。等到明年的九月份差不多可以成熟。”王怀玉说完又道:“不过木薯不能连种,最好和黄豆青菜等作物轮耕。”
邓蛮生不是不懂农事的官员,木薯既然是可以亩产两千斤的作物,需要的肥力必然不少,要是连着种肯定会伤害地力,轮换着来正正好。
“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桂州什么都不多就是山地多,这个地方种过了换个地方就是了。家家户户种上个三四亩,一家十口使劲吃都吃不完。”邓蛮生难得乐呵道。
王怀玉也笑着摇摇头:“木薯只是个辅助,用来调剂一下百姓的口味,或者养鸡鸭猪狗还差不多。人吃多了木薯对身体不好,还是要吃主食才可以的。”
邓蛮生听到也点头记下了,不过心里不是很赞同这段话。百姓要是真饿到头了,连地皮草根都吃,更何况这个能本来就能吃的木薯。
不过他也知道王怀玉这是为了百姓们好,百姓的日子现在也好起来了。不说能顿顿都吃得起白米饭,但一家人一年三百多天都能吃上正经东西了,这个是他亲眼看见的变化。
“邓大人这两个月要辛苦一下,将木薯的种植方法和各个县说好,叫他们把每个村的人培训好,同时把地整理出来,等到一月份正好下种。”
“这个是好事情,怎么会辛苦呢。要是这算辛苦,希望我天天都能这样辛苦。”邓蛮生笑着应道。
不过也确实是辛苦,现在正值年末,是各个县各个官员部门要做年度汇报的时候,现在要提前把种植木薯的事情安排下去,那就要多干一份活。不过就像邓蛮生说的,这样好的事情他巴不得天天发生呢。
他回去和桂州各个县的县令一说,大家也顾不得现在准备过年忙得不行了,纷纷把手里的衙役抽出去,让他们三天内把县里的村通知到位。
因为木薯杆不多,王怀玉第一批只给了桂州这些山地多的县,而且还规定了各个县各个村每一户只能领多少。这样严苛的规定,顿时就让大家伙知道了这个东西又多难得,种植管理起来就更精心了。
苍梧县养猪场,现在是每天都有来自各个县各个村的人来学习养猪技术,场里的猪崽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