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仓,东洋票仓不值一提,电影票的售价与香港相当,平均售价不过65円,折合1港币,且海外发行成本高于本埠发行。但东洋在儒家文化的辐射范围内,不存在太大的文化隔阂,容易接受香港电影,且有八千万人口,潜力如此巨大的票仓,由不得冼耀文不重视。
东宝和松竹两间公司历史悠久,实力强劲,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尚处于蹒跚学步阶段的友谊影业在两者面前很难平等对话,冼耀文倒不介意仰人鼻息,只是“不平等”合约一旦签订,想改就要付出较大代价,不如先不去招惹。
再说大映,全称大东洋映画,是战时东洋政府强行进行小企业统合而成的一间国策公司。
所谓国策公司,字面上已经表达出它的含义,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强行推动建立,并在经营过程中会指手画脚的企业就是国策公司,私企,非国企,股东的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些决策需要政府点头。
影片发行是小事,文化侵袭可是大事,对美国影片束手无策,一些人心中早就憋着一团火,香港影片自己跑上门触霉头,那就别走了,留下来让我们好好揉捏。
东洋神话里八岐可是一条蛇,蛟一般的存在,蛟就是兴云雨、发洪水的龙,这么着,先找“一条龙”来服务,夹道欢迎、八爪横行、墨汁四溢、倾囊相授、穿戴整齐、道貌岸然,啊,这个这个,高野君,这个事情不好办呐。
不好办,那只好再()
去找一条龙……
重复再重复,把龙找个遍,也未必能把事情办下来。
找大映绝对不是好选择。
再说东映,这间公司的实力说不上有多强,但它的历史同样悠久,要追溯它的历史,可以追到东洋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的身上。
1915年,东京市长尾崎行雄找到涩泽荣一,要搞一个田园都市的项目,为了搞这个项目,涩泽荣一成立了地产部门、铁路部门,盖房子修铁路的有了,盖好房子又该怎么吸引人去住呢?
这又不得不搞配套,医疗、教育、购物、休闲等等,而东映就是休闲配套中的一环,自身实力不是太强,但上面有老人啊。田园都市项目倾向于公益,股东都是当年钱赚够了,想捞点名声的大商人,几乎东京所有的牛逼姓氏都能在股东名单里找到。
若是找东映合作,想占它便宜的时候,就问怕不怕对方拿出厚厚的一本族谱;要说吃点亏,趁机跟股东搭上关系,那只能是痴心妄想,十八级的子公司,又有哪个股东吃不饱了撑着直接关心它的业务。
找东映也不是好选择。
思来想去,最合适的还是新东宝,首先它的前身是“十人旗会”,成员包括大河内传次郎、长谷川一夫、黑川弥太郎、入江多佳子、藤田进、花井兰子、山田五十铃、原节子、山根寿子、高峰秀子,都是正当红的演员,他们十个人带着一百多个志同道合者建立了新东宝的草台班子,同时利用人脉关系,邀请了佐生正三郎担任社长,并邀请乐园体育场、东宝参股。
纵观佐生正三郎的履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