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托化金角银角为妖魔,阻取经人前行。
真人目送菩萨远去,方是取鼎炉与药盒归家,将之安于瑶台不远,转身返祖师静室去。
入祖师静室,祖师盘坐蒲团,问道:“如何。”
姜缘道:“师父,乃是老君二童子,与观世音菩萨前来,菩萨借童子阻道,二童子与我有旧情,在天上曾为我架火拉风,炮制金丹。此来奉老君令,将鼎炉药材送与我,使我在下界炼制外丹,何时丹成何时上天习神通。”
祖师道:“既如此,那童儿在府中炼丹,若是无有药材,我为你取来就是。”
姜缘笑道:“弟子拜谢师父。如此,弟子能在师父府中陪候师父。”
祖师道:“你这童儿,童心未泯。”
姜缘叩首道:“师父,阎浮世界常有言说‘师者如父’,昔年我受师父深恩成道,今时师父将诸般交与我,我自侍师如父,恩情绝不敢忘,任我何般,终是师父身旁一童儿罢。”
祖师上前将童儿扶起,道:“你有孝心,我自知得。且安心修行,你若开府,我亦在府中,无人敢为难你。”
师徒谈说一阵,姜缘忽是提起府外住着的红孩儿,问道:“师父,你觉牛圣婴如何?”
祖师道:“是个有灵性的,我使其餐风饮露,乃有意蕴其正主,此方多时,自可传其门道。”
姜缘问道:“师父,使其自选修何门道?”
祖师颔首道:“自然。然恐其心性顽劣,到底少年,不好抉择。”
姜缘道:“师父,不若请其父来?”
祖师摇头道:“不可。”
姜缘道:“当如何是好。”
祖师沉吟良久,说道:“你且问其一二,见其有无少年顽劣姿态,若无有少年姿态,着其修行门道,若有少年姿态,你带之身旁,言传身教。”
姜缘道:“是,师父。”
师徒二人再是谈说许久,姜缘方是离了静室,往府中行去。
真人行至府中一老柏树下,此处乃是昔日众师弟最喜会讲之处,他亦曾在此处参与会讲。他至柏树下,望见红孩儿在此处戏玩,取一火折子捣鼓。
他近前些许,但见红孩儿使一火折子,放在一树旁,什么也未曾做。
姜缘近前问道:“红孩儿,你这是作甚?”
红孩儿见是姜缘,遂是起身拜礼,道:“上老爷,我在给树取暖哩。”
姜缘问道:“你给树取暖作甚?此处冬暖夏凉,四季不侵,树怎会冷?”
红孩儿道:“我抚树身冰凉,火焰温和,我近之暖和,故我取火为树取暖。”
姜缘道:“近来我使你读书学礼,你可曾读进?”
红孩儿躬身道:“上老爷使我读之书,我尽学矣。”
姜缘问道:“果真?”红孩儿答道:“不敢欺瞒上老爷。”
姜缘笑道:“既如此,你随我来。”
说罢。
真人往瑶台走去,红孩儿不解其意,紧随其后。
二者一前一后,行至瑶台上,姜缘不欲登坛,正要入班中,忽有清风徐来,推着姜缘往上坛行去。
此为祖师之意。
姜缘见之即明,远远朝祖师静室拜礼,方是登坛高坐。
红孩儿不敢入班中,只在台上静候。
姜缘高坐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