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牛圣婴。”
红孩儿跪伏在地,朝上叩首,说道:“上老爷,我正在此处,但请上老爷吩咐。”
~~
姜缘道:“你今读书亦有多时,日间可有修个门道?”
红孩儿答道:“上老爷,日间餐风饮露,算作门道。”
姜缘道:“你餐风饮露,料想多时,不知有何所悟?”
红孩儿道:“上老爷,我却未有所悟。”
姜缘道:“怎说?”
红孩儿躬身拜道:“上老爷,我却有些愚笨,餐风饮露,不得所悟。若教有所说,不知真我一说,可作感悟?”
姜缘闻说,运气双目,细细一看,但见红孩儿双目灵足,元神泥丸现,未有二神来扰,他问道:“你知真我?”
红孩儿道:“上老爷使我常读书,其书中有所记,眉心正入乃天门,天门后为明堂,再后为洞房,洞房为泥丸宫,元神住此处,乃真我也。我自餐风饮露来,便知真我所在。”
姜缘心中了然,此童儿生来为牛魔王所护,不曾入世,是故真我易得。
他曾读老君赠书,书中有言‘人身由来后,所见所闻而生识神,欲神,此二神乃最熟人者,盖因由人而生,人最惧何等,最喜何等,二神悉知,二神势大掌权,必使元神失位,此乃人死始初’。
红孩儿之识神,欲神尚弱,元神掌权,辅以日间餐风饮露,元神自现。
此方不宜传金丹道,若传此道,假以时日,其二神长成,定是乱心,那时怕又是一个孙悟空。
姜缘道:“牛圣婴,既你知真我,自今日起,你随我身旁同是修心养性,如何?”
红孩儿磕头道:“但凭上老爷吩咐,不敢违也。”
姜缘遂下坛中,将红孩儿扶起,随他同是将鼎炉与药盒搬入一间空静室中,他此方当是要开始炼丹。
他走出府外,制一风闸,方归府中,教红孩儿使风闸,他自炼外丹,他并不避讳讲述外丹道,取药材时,将一些简单的天地数与红孩儿讲述一二。
红孩儿甚是灵巧,往往举一反三。
姜缘将鼎炉立起,此谓之‘安炉设鼎’,再者清扫鼎炉,乃是‘清炉扫鼎’,红孩儿将之一一记下。
……
却说金蝉子转生自南瞻部洲海州弘农郡聚贤庄中,几番周折,入佛门俗姓作陈,法名玄奘,今得菩萨指点,携二宝袈裟与锡杖,再者与大唐皇帝圣意西行。
大唐皇帝赐其作御弟,望其西行取经三藏,故指经取号,又以唐为姓,是故又号‘唐三藏’,因其为僧人,出自大唐,便称‘唐僧’。
唐三藏在贞观十三年自长安城出发,有二从者随行,护其西行,俱是凡夫俗子。
一行三人走在西行路,不知西路多远,只管往西,行入一山岭,但见此山岭,说不尽崎岖难走,前行须从者拔草方能见路,行多时。
唐僧喘息不定,见路径分叉,不知何处走,他停了白马,问道:“此路难走,该往何处去?”
从者道:“只管往西,我等开路,慢行就是。”
唐僧应声,行至不久,白马失足,从者惊恐,竟是跌落坑坎之中,三者惊惧,不知所措。
忽有妖风滚滚,但见风中拥出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