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看到了一切> 第94章 技术太好的烦恼(中杯)

第94章 技术太好的烦恼(中杯)(1 / 6)

第94章 技术太好的烦恼(中杯)

南湖农场的办公楼。

李文娜熟练地烧水、取茶叶、烫茶杯。

而坐一旁的林书雅、吕伟斌两人,则谈着白松露的生产安排。

“…这五种土壤都是必须的,也是本地都有的,我已经标好了产出地点,每一种购买500方。”林书雅将一份汕美市的土壤分布图发到吕伟斌的微信,让他去沟通采购部。

紧接着林书雅继续说道:“另外,松针、松塔直接向附近的村民采购,你和采购部谈一下,然后订一个合理的收购价格;松木屑不要购买木材厂的,直接向村民购买马尾松的树枝,但不要购买树干,避免村民偷偷上山砍树。”

吕伟斌点了点头:“林研究员考虑得非常全面,如果直接购买树干,到时候一定有村民铤而走险去砍树。”

“反正树枝也一样可以用,这样可以保护森林,还有减少法律风险。”林书雅又补充道:“收购的时候,提醒一下村民,别砍太多树枝,要保证树木可以存活。”

这其中确实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虽然马尾松生命力顽强,但也架不住砍得光秃秃的采集方式,一般只要每年采集的树枝不超过30%,问题不会太大,只要马尾松不出现死亡,那就不构成非法砍伐树木和破坏树林。

更何况这一次收购的原材料之中,还有松针和松塔,将树搞死了,可就没有松针松塔了。

“林研究员,白松露的亩产可以达到多少?”

林书雅估算了一下:“每平方米可以放4个标准料袋,考虑到通行和其他辅助管线的布置,一亩可以放1200袋,架空5层,就是6000袋,每袋可以生产100~200克左右白松露,加上室内消毒、配料、种菌和生长,整个生长周期为105天左右。”

“也就是说,亩产是600~1200公斤?三个半月一周期?”吕伟斌瞪大眼睛。

“是的。”林书雅点了点头。

吕伟斌赶紧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林研究员,你了解过现在国内外的白松露年产量吗?”

林书雅眉头一皱:“应该有几十吨吧?”

闻言,吕伟斌苦笑起来:“是年产量不足三吨,这是全球的产量,国内去年采集的野生白松露不到两吨。”

这下子林书雅听明白了,显然她这个技术已经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突破了,如果按照这个亩产,两三亩就可以顶全世界一年的采集量。

如果一百五十亩智能大棚全部投入生产,一年种三茬,年产量就达到了270~540吨。

这产能可以直接将整个白松露市场干崩。

回过神来的林书雅,将问题抛给了吕伟斌:“那吕经理认为产量应该控制在多少亩比较合适?”

吕伟斌摸了摸下巴的胡茬,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国内的消费市场勉强可以消费二十吨左右,国外也大概可以消费二十吨,如果产能超过了,大概率只能降价促销了,但是降价促销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吕经理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林书雅对于市场运行,以及产能和价格的关系,还是有些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