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能力,不管什么大学的毕业生,都能够找到好工作。
但章雪峰一句话就绝杀了他。
章雪峰告诉那个老板:虽然我们嘴上说着能力比学历更重要,但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是不会跑到一个三流大学去招聘的,他们只会去那些重点大学招聘。
沈飞觉得这个答案其实真的很现实。
回到督导办这边,沈飞便把李英杰跟张若楠等人都叫了过来。
“大家对于学历歧视这个事情,是怎么看的?”
沈飞对他们问道。
几个人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人吭声。
很显然。
他们不太明白沈飞的意思。
“学历歧视?”
张若楠想了想道:“沈主任,您的意思是……”
“算了,你们回去吧,把给我找几个年轻人,算了,我自己去网上找资料吧,暂时先不用你们了。”
沈飞想了想,摆摆手道。
他忘记了。
这帮人一个个都已经是中年人了,对于学历歧视这个事情,感受并不深刻。
但事实上。
学历歧视如同任何类型的歧视一样,在任何社会都存在。
歧视本身源自认知偏见,歧视是偏见的行为。
在社会中,存在对于美丑、高矮、贫富许多方面的歧视行为。
学历歧视也在劫难逃,并且严重,影响深远。
由于学历,尤其是第一学历一旦形成,就无法更改,从工作、结婚往后的生活里,都存在被人歧视的风险因素。
这样的歧视危害好比种族,从你本科录取那一天开始直到生命结束,甚至会让
后代也承受歧视的阴影。
人对于高矮胖瘦有歧视,为何对学历也会歧视呢?
大概是因为,人们对于聪明与愚笨的区别心,人们认为高学历可以是高智商、高能力的显性量化特征。
由此,低学历也就成为他人眼中低智商、没能力的显性特征。
将学历指标化、显性化成为了学历歧视偏见的源泉,为歧视行为提供了原始动力。
这听上去有些荒谬,但确实存在于大部分人的生活当中。
打个比方来说。
在国内的招聘领域,985、211大学的学生,就是比普通大学的学生找工作更容易。
这也是很多人在网上怨声载道的原因。
看着她们发的帖子,沈飞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说实话。
他因为是燕京本地人,对于这个倒是没什么感觉,但沈飞能够明白那些人的想法,不过沈飞觉得,真正决定学历歧视的,其实并不是所谓的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之分,更重要的地方在于,高考的地域歧视。
想想看。
江省、鲁东省这样的高考大省,哪怕你考了六百多分,结果却未必能够上燕京、盛海的重点大学。
但人家燕京和盛海的本地人,只要四五百分,就能够上重点大学,这难道不是最大的问题么?
有人曾经统计过,燕京的学生考上燕京大学的概率,是南河省的六十倍!
尽管有些人一直宣称,大夏不存在所谓的高考地域歧视,但事实上,那只不过是他们的错觉罢了。
沈飞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整理了自己能够查到的数据之后,真的是被震惊了。
大夏高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