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魏逆> 第256章 称王

第256章 称王(6 / 7)

是孙权大人不记小人过,那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皆大欢喜。

当然了,公孙渊并没有将所有寄托在吴国君臣上。

两地相隔太远了,远水救不了近火。

辽东周边的鲜卑部落、高句丽与扶余国以及肃慎国才是看得见的助力。

已然达成弭兵协议的高句丽不必说。

他再次派遣出使者奉上礼物,重申魏国对高句丽已然与江东媾和的事情知晓,让他们莫要在魏军来伐之时趁火打劫、闹出魏军攻灭了辽东后复攻打高句丽的笑话来。

嗯,他没有指望高句丽能出兵相助。

彼此之间攻伐多年,仇恨积累得太多太深了,若高句丽当真遣兵来相助,他反而还要分出兵力来监视,以防不测。

对于远在不咸山(长白山)的肃慎国,他也是如此心思。

他之所以派遣出使者前去重申先前的和好关系,只是因为肃慎国自舜、禹时代以来就对中原王朝称臣、以附属自居,上贡没断过。哪怕现今魏国还没有四海毕实现大一统,但肃慎国仍遣使上贡楛矢石砮以示臣服。

公孙渊真正想寻的助力,是扶余国以及犹没有臣服于魏国塞外鲜卑与乌桓部落。

其中,扶余国是联姻之国。

早在公孙度称雄海东之时,出于西击鲜卑东攻高句丽的战略需要,他将宗女嫁给了国土介于鲜卑与高句丽之间的扶余王尉仇台,双方缔结了盟约。

虽然如今尉仇台早就病故,继王位的“简位居”也并非公孙氏所出,但双方还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如先前没少联合对高句丽用兵。

公孙渊希望简位居能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届时魏国遣兵抵达辽东后,能派遣一支兵马来作为外援。

然而,可惜了。

扶余王简位居没有给予他任何承诺。

一来,是自从鲜卑柯比能被魏国攻杀后,扶余国的外患大为减轻,也对魏国生出畏惧之心,故而不想因为与辽东公孙那点陈谷子烂芝麻的情分,而引来魏国的仇视。

自身利益至上嘛~

并力攻打高句丽是一回事,一并对抗魏国又是另外一回事。

对比辽东公孙而言,扶余国更不敢得罪中原王朝。

另一,则是简位居实属有心无力。

在最近二三十年以来,扶余国每隔几年就爆发一次霜害、白灾、旱涝等天灾,国内没少闹饥荒,自然也没有余粮出兵帮助辽东公孙。

面对辽东使者的恳请,简位居就是以灾害频繁、国力式微为由,回复说届时再作计议吧。

没有当即慷慨应允,就是隐晦的回绝了。

公孙渊自然也知道外交辞令,知道无法指望扶余国后,他便将目光落在塞外的鲜卑与乌桓部落身上。

准确的来说,是鲜卑部落。

如今仍游荡在塞外的乌桓部落早就不成气候了。

要么被鲜卑部落兼并,要么内附魏国被收编归幽州冀州安置,但鲜卑部落还是不少的。

他们也与魏国有仇。

但想拉拢他们,就需要名义来许下实际利益。

如今被封为魏国大司马、乐浪公的公孙渊,是无法诱使他们与魏国为敌的。

所以,他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便春正月末称王了!

乃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