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又是一群红巾军随之跪倒,跟着喊道:“多谢宋少侠救命之恩!”只见一群传一群,不一会,整个行辕内的明教义军与丐帮弟子俱已跪倒在地,先后放声大喊:“多谢宋少侠救命之恩!”这喊声犹如海浪一般层层涌进,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浩浩荡荡声势万钧,直教整个行辕都热血沸腾。男儿血性豪气,原来慷慨至此!
不多时,便是连方才走出不久的张无忌等人也被惊动,忍不住转头回望。见到这般心悦诚服、拥戴忠忱的场面,张无忌不由轻声一叹,神色复杂地道:“人心所向,天下之望!”
宋青书不知所措地立在原地,隔了一会,他转头望向身后的莫声谷。莫声谷双眼泛红,只沉默地望着他微微而笑。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张教主,啥感想?
无忌:我才是主角!我才是主角啊!
青书:这句话我也经常说,无忌,慢慢你就习惯了……
无忌:…………
121、张无忌的心思
韩山童的营帐里,张无忌正在翻阅宋青书临行前留给罗木恩的书信。背山靠水扎营、绝不分兵、营地周围多用绊马索。张无忌不懂兵法,便依着书信的内容仔仔细细地询问了韩山童一番,不意宋青书的这些计策竟都一一派上用场,韩山童的红巾军正是靠着宋青书的指点才在落入孛罗特穆尔的陷阱之后一直挺到了宋青书发兵来救。张无忌闻言不禁微微而叹,低声道:“盛名之下无虚士!”他极为重视徐达与常遇春,便转手又将这几张信纸递了过去,请他二人过目。
徐达上前接过书信认真地过目了一番,见到宋青信的最后写道:“若是战事不顺便尽力固守,等待‘金乌’为号,发起总攻。”,不由皱起眉峰,满腹疑惑地道:“常大哥可还记得,发兵救援一事,宋少侠并未一力坚持。”
张无忌原本正懒散地斜倚在椅内,听闻他二人所言不由坐直了身体,急忙问道:“徐大哥此话何意?”
张无忌身为现代人,早知历史上徐达与常遇春二人战功彪炳。他不识兵法,若要打下江山便唯有依赖这两人,是以借口对他二人当年仗义相救之事铭感五内,坚持以兄长相称。徐达与常遇春皆是心性爽直的好汉,眼见张无忌这般看重他们,自然是要士为知己者死。因而听闻张无忌有此一问,徐达当即将当日与宋青书商议的情况坦白相告。“当日宋少侠与我等商议军情,便曾亲口问道蒙山之战我等是想求稳还是求胜。若是求稳便发兵岳西,对霍山成包夹之势,孛罗特穆尔自知不敌自会退兵。若是求胜则轻骑快马、昼伏夜出,十日之内赶赴霍山与孛罗特穆尔决一死战。”
常遇春此时也已看过宋青信,续道:“那日商议军情,宋少侠并未提及曾与红巾军相约。然而昨夜宋少侠率义军冲阵,也的确高呼‘金乌’二字为号,红巾军与骑兵呼应方才胜了孛罗特穆尔。”
徐达与常遇春二人说罢,营帐中的范遥、韦一笑、韩山童、朱元璋等人同时皱眉,竟是半点猜不透宋青书的心思。倘若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