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小园相信她的人品,她既然保证了不会将这事乱说,那必然是连林冲都不会告诉的——不过林冲本来也知道。
潘小园自己,亲自前往白矾楼,给李师师制作健康食品——反正也不需要太多烹饪上的技巧,懂得搭配便足够了。
燕青则两地跑,一面监督点心店并旁边的客房,需要的时候,到白矾楼跟李师师交流。辛苦是辛苦,他自己不在乎。
董蜈蚣眼下算是投机交易员,依然住在点心铺,但每天早上要到潘小园的所在之处,向她汇报市场动向。
至于郓哥……
“跟我到白矾楼,有你好忙的。”
郓哥大喜,回头朝贞姐做个鬼脸。两人终于江湖不见,各自神气十足地做了个“再见”的眼神。
因为点心铺这边少了几个人手,因此又去张罗雇了些人。王茶汤老汉近来生意兴隆,儿子媳妇也孝顺,于是抢着给推荐了亲家的一个大舅子,说是过去在延安府做过酒店掌柜,颇有些管理经验。
所以点心铺眼下雇佣的外来人员,加上临时工小时工,也有那么十来个。这些人被严格管理,活动范围仅限于店堂,不允许进入后身和旁边的葫芦宅。周通负责严加看守,要是有谁意欲潜入后面“偷盗”,一律立刻开除。
潘小园叫了几个人,将白矾楼里的小厨房收拾好,这就开始了每天朝寅晚申的通勤上班生活。
李师师的健康食品制作小工坊,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开工了。潘小园不敢有丝毫怠慢,派董蜈蚣和郓哥去采买最好的原料,自己每天挖空心思琢磨,怎么把那些毫无特色的粗粮、杂菜,稍微做出点美食的滋味来。最好还得换着花样儿,免得师师姑娘吃得腻了。
当然不好意思再向李师师收钱了。这个免了月租费的小厨房,足以给她带来相当的额外收入。
来到白矾楼的第一天,潘小园就被这里的客流量惊呆了。略略一算,每天至少四位数,比她那个寒酸点心铺高到不知那里去了。
而且来的不仅是达官贵人。寻常的中产百姓,在一层大堂坐下来吃一顿,也并不会花费天价;二层便是举办高档宴席的地方,三层四层是雅座,总体来说,越往上消费越高。
点心铺里最高档、利润最大的几样点心——譬如“有余上上签”、“点茶翡翠糕”、“五色璎珞盒”——潘小园让孙雪娥每日额外多做,然后让人送到白矾楼,让郓哥在堂里售卖。潘小园既包了厨房,她在白矾楼里出售食物,自然而然的就免了“进场费”。
郓哥从来没见过如此人傻钱多的客人大批聚集,简直如鱼得水,大展宏图。再加上白矾楼里物价奇高,第一天下来,营业额就高达三贯五百钱,完全超过了给李师师开小灶的成本。
白矾楼里的大厨掌勺小二,大多数都是男性;酒楼里出现的女子,一般都是从事娱乐业人员——当然,还不至于在酒楼里面胡天胡地。像这种高雅场地,女郎们只提供陪饮陪坐陪聊天,弹弹曲儿,唱唱词儿,倘若跟哪位王孙公子看对眼了,这些高级交际花们各自都有高雅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