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是石英玻璃纤维,而fy-5爆炸反应装甲的材料主要包括惰性材料、高能炸药、抛板和弹性垫片等。
不过除了第一个外,无论是fy-4还是fy-5爆炸反应装甲要用到的材料,李暮都暂时没有提出来。
毕竟石英玻璃纤维和高能炸药的技术,现在还并没有突破,不宜操之过急。
不过他已经“降低”了难度。
对于材料研究所的一众研究员,以及从全国各地过来支援研究的专家教授们,问题依旧不断。
就比如方才所说的那一系列材料的叠状间隙放置问题,他们都快讨论了一周时间了。
叠状的形式,材料的比例,每样材料的强度……
哪哪儿都是问题,看着都让人头大。
偏生一连几天,李暮都没有过来,更让他们觉得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该怎么去研究。
因此,一众研究人员看到李暮,各个都恨不得立刻飞扑向前,抱着他狠狠地亲一口。
所长周任一马当先。
好在最后还是克制住了内心的冲动,换成了紧紧地握住李暮的手,道:“李顾问,您可来了,快来给我们出出主意吧。”
“出主意可以,不过我可不敢保证一定有用。”李暮看了看周围的研究人员,以及一众专家教授。
其中有不少,都是材料领域十分著名的学者。
还有如同徐冰石、曾肃民等三十多岁左右,相对年轻的中坚研究者,都是夏国装甲材料领域的未来的支柱。
“恐怕不是想不出来,而是在等我给‘答案’。”李暮心中微微叹气。
他估摸着大概是在搞辐射防护服的时候,一下子给出了太多的材料信息,所以才导致现在众人对他的期望太高。
不过这倒也怪不得他们。
毕竟谁要是能在这个年代,把对位芳纶纤维、金属纤维合金丝、纳米陶瓷纤维和碳纤维,以及纳米工艺拿出来。
他恐怕也会惊为天人。
周任倒是知道李暮的想法。
他只知道李暮来了,研究就有办法了,当即道:
“还是材料的问题,我们考虑过许多方案,不过用计算机的材料计算软件跑过之后,结果都不太理想……”
周任的语气颇为无奈。
什么问题都要问,其实他,还有在场的研究人员,也都觉得有点丢人。
可为了解决组合的问题,他们没少做努力,也前前后后用材料计算软件测试了好几次。
但最终的结果,实在是不尽人意。
为了不耽误进度,也只能继续向李暮请教。
——左右都是为了研究,不丢人。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
李暮也没有耽搁,当即道:
“叠状间隙放置,其实就像是一个‘夹心饼干’,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部分,面板层、中间层和底板层……”
要他直接给比例给形状,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再把原理说得更透彻,思路说得更清晰一些。
他一边说。
周任等人一边赶紧拿纸笔记,生怕错过一个字。
虽说结果并没有如他们的预料一般,直接拿到解决的方案。但如今的思路,也十分难得。
至少由李暮说出来后,他们不用担心走歪路、错路的问题,埋着头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