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

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5 / 6)

大家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努力。”

朱元璋:《道德经》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读《道德经》,可以仰观宇宙变化,俯察世事浮沉。

他曾经费大量时间潜心揣摩《道德经》,终于大彻大悟。

自此以后,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他看来,《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道德经》有着无穷的魅力,能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隔阂。

《道德经》全文虽只有五千多字,却指明了天地万物的运行发展规律。

它告诉世人行事为人所应遵循的法则,指导世人应该如何去面对世界、周围以及自己。

大至天地,小至尘泥,到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尽收眼底。

《道德经》蕴含的道理非常之广,他对其中的内容大为感兴趣。

《道德经》有谈到天地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认为这世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世界上最确定的本质就是绝对的不确定。

宇宙间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演化,它是最强大的力量,它驱动一切。

《道德经》谈到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虽然老子的认知是高维世界的,但老子的姿态是极为谦卑的。

老子认为,人最好的姿态像水一样。

水的特征是柔弱,水也可利万物,所到之处就是生命。

他兴趣最大的就是《道德经》的养生之术,里面提到养生就是养道、养德,清静无为。

养生就是养道、养德,离开道德修养,修身就失去其根。

因此才有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养生之道。

老子认为保持恬淡为上,知足常乐,不去追逐名利,可使精神内守,有助于养生。

“无为并不是消极应对、无所作为,而是凭借无为而有为。”

“努力顺天时、随地性、因之心,在该用力的地方用力,在该放弃的地方放弃。”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色彩,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鲜明特色。”

“道家有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的就是这种辩证的思想。”

“或者就像是成语那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万事万物都有着两面性,而学会将矛盾互相转化就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

“所以当我们处于顺境的时候,不要忘乎所以,要居安思危。”

“当我们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也不需要妄自菲薄。”

“因为当人们走到低处,也是开始向上走的开始。”

“而且老子的这种思想,也蕴含着以柔克刚的道理。”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老子提出的种种思想就是为了改造现存不合理的社会。”

“但是老子的努力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他的政治主张在统治者面前并没有用武之地。”

“但对后世影响来说,老子的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