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

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6 / 6)

,并都有专著问世,所以老子也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

“胡适更为推崇,他称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对于各朝各代的老百姓而言,老子和孔子一样都是耳熟能详的圣贤。

老子是历史上最难定义的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就如同他的思想一样,玄妙不可言,神秘又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了道家的甚至是先秦哲学的一道标杆,在众人的眼里老子是神一般的存在。

对于《道德经》这本书,各朝各代的老百姓看法也不一样。

有的认为这是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书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治世之书。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老子所传递的思想却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老子在书里阐述了,道是中性的。

老子将道拔高和神秘化,道既是可道的又是不可道的。

他试图说明道的存在,道的作用,以及世人应该如何掌握这世间万事万物的道。

老子企图维护旧道,即旧制度、旧秩序。

但在当时的社会动荡背景下,必定不得人心,人人喊打。

也只有少数智慧之人才可以理解老子的道,天地万物自行其道,又都脱离不了自然。

不管怎样,对老子其人,有褒有贬。

不同时期世人对老子的理解就不一样,在经世致用的时代,老子的学说就没什么大用。

但可以将老子的学说视为修身养性之术,也能在其中找到治国的方法。

站的角度不同,自然得到的理解和领悟就不同。

司马迁《史记》中关于老子提到不知所终,老子在他们的眼里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没有人知道老子是怎么离开这个世间的,有的人认为老子葬于故土,有人认为老子出了函谷关后在青羊宫得道成仙,更有人认为老子骑青牛去了印度教化胡人。

不管是哪一种传说,老子离开了,但老子的思想和学说仍旧影响着一批批的人。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