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情况下,既然当上了太子的老师,接下来自然是要好好教导太子,安心等着太子登基,等待日后加官进爵。”
“但是,出身底层的宋之问,因为家学原因,根本不懂这些道理。”
“所以此后的很多年里,宋之问开始走上了趋炎附势的道路,竭尽所能去拍武则天的马屁。”
“在宋之问看来,拍武则天的马屁,这或许是一条官场捷径。”
“但对于那些出身世家,祖上世代做官的贵族子弟来说。”
“人家更清楚,除了搞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政绩过硬。”
“宋之问的情况,其实也不是一个特例,而是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寒门官员的真实写照。”
“因为在这个时代之前,从来没有过寒门官员身居高位,掌握大权的先例。”
“所以到了武则天掌权的时代,这个口子一开,很多寒门官员开始身居高位。”
“导致武则天掌权初期,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寒门官员通过科举考试,身居高位后,往往不想着怎么为国家做贡献,只想着自己怎么贪财,怎么巴结上司。”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人家祖上就留下了很多财产。”
“光是靠着祖上遗留,人家就可以衣食无忧,自然不会把贪污放在首位,而是会想着去得到更多的权力。”
“但是寒门官员不一样,寒门官员骤然掌权,自然要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种情况下,寒门官员开始大肆贪污敛财,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不过,相比那些贪财的官员,宋之问还不太一样。”
“宋之问更渴求的,是声望和名气。”
“所以,他才会竭尽所能去拍武则天的马屁,希望武则天能够越发重用自己。”
“面对这样的宋之问,武则天心里也有一杆秤。”
“武则天很清楚,像宋之问这样的人,可以放在身边做一些点缀。”
“但却绝对不可能重用,不可能成为狄仁杰那样的国之栋梁。”
“但是可惜的是,宋之问本人不懂这个道理。”
“此后的十年时间里,随着李治去世,武则天开始以太后的身份称制。”
“而后又抢了自己儿子的皇位,成为一代女帝。”
“在这期间,宋之问虽然官职也有提升,但却始终只是担任一些无足轻重的官职。”
李清照:唐朝诗人宋之问,才华横溢,一身媚骨,最终被赐死。
宋之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宋令文高宗时为左骁卫郎将。
他父亲是初唐时期的一位文人雅士,擅长文学、书法和音乐。宋之问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非常努力,研读诗书,学习刻苦。
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最初担任洛阳尉。
当时是武后掌权,为了笼络心,大量选拔人才,宋之问与唐初四杰的杨炯被分直内文学馆。
武则天游览洛阳龙门,看足了佛像与春色,在龙门东山香山寺歇驾。
命众官作诗颂扬,并下诏说,谁诗先写好,就赐他锦袍。
左史东方虬先作好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