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临时住上三五十户人家都没问题。
朱塬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已经进入梅雨季节,近些日子的阴雨天气比之前多了很多,之后的六七月份,大风大雨只会更加频繁,而定海这边,各地转来的人口一直都在增加,房屋是不够的。
这种情况下,只要能有地方遮风挡雨,也没法挑拣。
朱塬只是提醒姚封等人,注意加强对这些上岸大船的固定,确保能够抵抗台风。
再就是防火。
这就要住户自己自觉,日常烧火煮饭只能在外面进行,夜晚也小心点灯。不过,这样的‘船屋’,真起了火,逃起来其实也方便,倒也不用太担心,就只是,一旦烧掉了,那一群人可就没了落脚地方。
随后刚到南岸的烘烤作坊没多久,阴郁半日的天空开始掉下雨来。
朱塬无奈,只能期望海上风雨不要太大,或者干脆没有。
毕竟距离也有百余里不是。
下了雨,而且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大部分露天的烘烤作坊受到影响也是必然,这时候,烘窑的好处就体现出来。
朱塬不得不提前回城的同时,也打定主意,从南边新来的一万多劳力,全部先打发建造烘窑。
刚回到营海使府邸没多久,城外传来消息,昨天抵达舟山的广州船队靠岸了。朱塬想再出城,被身边人拦住,也就作罢。
如此等到天色擦黑,华高带着一行人冒雨过来。
除了统领船队的宜兴卫指挥副使陈骤等几位军官,还有一些南边的海商头目,只聊几句,朱塬就明白,这些人是为了那剩余三张海贸牌照而来。
广州已经并入大明管辖,今后肯定要按规矩来。
而且,朱塬也意识到,这些人,应该和南边的廖永忠等几位将领相关。
白手套黑手套之类。
朱塬对此没意见,只要每张牌照20万两白银交足,今后照章纳税,还有,至少表面上的股权结构要明明白白,至于背后弯绕,随便你们捣鼓去。
而且,说起廖永忠,朱塬觉得,抽空还是提醒一下华高,少来往。
廖永忠身上有一笔烂账,早晚得爆。
这位对老朱忠心耿耿本身功劳也足够大的开国将领,曾经本该封公,结果不但只落了个侯爵,还早早就被赐死,都是因为那笔烂账,至于明面上什么‘擅窥朕意’啊‘僭用龙凤’的,都是借口。
朱塬可不想华高被牵连。
某人前日里虽然阻止他出海,还当众强行把他扛下船,让人很没面子,但朱塬知道好赖,明白华高也是为他的安全着想。
聊过几句就打发走几位海商,重点还是兵事。
畅谈一番,朱塬才知道,陈骤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