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供奉在佛塔之中。佛门之中供养佛舍利子就如同供养佛,据《大智度论》的记载说:‘供养佛舍利,乃至芥子许,其福报无边。’意思是说,供养佛的舍利子,所得的就是无量的福报。”
“这夯不啷当一起够我消化一阵子了;好了,换个内容,你再说说和云居寺有关的佛舍利子吧。”
“从半道说你又会问个不完,我从佛舍利子的来源说起。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们得到八万四千颗佛陀真身舍利子。这舍利子最初分成八份,并由八王建塔奉供。到了印度的阿育王时代,阿育王下令发掘八王所建的舍利塔,重建新塔安奉,并派遣僧团到各地传教,部分佛舍利子就流入中国了。”
“这我知道,咱们中国很早就敬佛。”
“隋朝年间,隋文帝杨坚尊佛,印度僧人献给了他一袋佛舍利子。隋文帝后来向全国颁发佛舍利子让各州建塔瘗藏,据记载,当时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都向隋文帝请赐过一颗佛舍利子。”
“可是那么多佛舍利子,每个地方给一颗,要建多少塔啊!”
“也有多颗一起瘗藏的,比如云居寺的佛舍利子就是这样。隋文帝杨坚去世后,即位的隋炀帝杨广同样尊佛,传说隋炀帝得知他尊为老师和智者的僧人智凯,有位同出师门的僧人静琬,在京西白带山刻造石经,以防佛经被毁失传的事情后,便将三颗佛舍利赐予静琬,以彰显功德。”
“静琬没有把这三颗佛舍利子藏在塔里?”
“佛舍利到静琬手中后,当时天下纷乱,传说静琬担心再发生毁佛事件造成寺院佛塔被毁,佛舍利遭劫,所以才将这三颗非常特别的佛舍利安放于比较隐蔽的云居寺雷音洞内。”
“这几颗佛舍利子的经历好曲折啊!”
“越是贵重之物越有曲折经历。”
“你不是说日军在云居寺南塔找到了几颗佛舍利子吗?和这几颗一样吗?”
“据说找到的那几颗佛舍利子是白色的骨质舍利子,而书中记载,静琬所藏这三颗佛舍利子是赤色的肉身舍利子,是佛宝极品,更为稀少。”
“是哦,通云的师傅到云居寺,不去挖这三颗佛舍利子,为什么?他会不会不知道是在雷音洞?”
“通云的师傅应该早就知道云居寺藏有这三颗舍利子,而他参与挖掘南塔的行动,也许就是为了来寻找这三颗;但挖掘后发现塔里所藏虽是佛舍利子,却不是这三颗,估计反倒对雷音洞里是否真藏有佛舍利子发生怀疑;就如你刚才说的,他大概认为,说有的不一定有,不说的反而像是有,再加上其他因素便没有及时对雷音洞下手;这其它因素之一是,这本《房山云居寺研究》中虽然叙述了憨山在雷音洞获启和瘗藏佛舍利子的过程,但还写了一句‘如果德清记载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