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非常感谢二位高僧,但后来却只拜妙峰为师,估计这其中还是重乡情的缘故吧;李太后是明嘉靖二十九年随父李伟,从山西临汾的翼城去到京城漷县,原名李彩凤,而妙峰禅师也是临汾人,两人同为老乡。”
李如慧小声像是提醒李教授说:“教授,也是咱们的老乡!”
李教授做了个“嘘”的动作;李如慧耸了一下肩,收住了声音。
李如慧这时觉得自己像个被大人呵斥了的小孩,见宗镇磊想笑又强忍的样子,瞪了他一眼。
宗镇磊抿着嘴,缓了口气,又接着说:“妙峰禅师是在临汾的皇族山阴王朱俊栅提携并督促修业后,由一个苦孩子成长为高僧的。五台山求子大会后,李太后资助妙峰禅师建造芦芽山华严寺铁塔和宁武的千佛洞,以及修复五台山显通寺等工程,所以妙峰禅师对李太后以及皇族应该很有感恩之心。妙峰禅师在随后几年中,逐步修建完善京城通往五台山的道路设施,显然这是为了便于李太后和京城的皇室成员去五台山礼佛。由此推测,李太后应该觉得妙峰禅师值得信任,可以托靠他为她办佛门大事。”
洪锡泰认真听着,没做声,只是在听的过程不时点头。
李教授思索了一会儿问道:“依你所言,再建一座寺院和塔是为了安置她所供奉的佛舍利子,问题是,她手边是否有佛舍利子?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是李太后提供了佛舍利子,她身居高位且为敬佛之人,完全可以将此礼佛大事昭示天下,为什么还要掩掩藏藏?”
“这也是我原来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但昨天晚上,我在网上查到一则信息,似乎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回答我前面强调的‘假设’,即假设李太后身边有供奉的佛舍利子。”宗镇磊边说着边取出手机,看着手机上的资料说:“事情源于1592年,明代四大高僧中的两位,一位是紫柏,另一位是憨山,他们在京城云居寺的雷音洞的地穴中获启了三颗佛肉身舍利子,按照憨山在《涿州西石经山雷音堀舍利记》文中的记述,这是隋朝高僧静琬藏入、有铭文记载的佛舍利子;李太后得知后,迎入宫中奉养三日,再差身边宦官送还,两位高僧将佛舍利子又重新瘗藏入雷音洞。”
说到这里,宗镇磊抬头看了一下,提示道:“请注意,下面的内容兴许与咱们研究的永祚寺有关。在1981年,中社科院罗炤先生等人在雷音洞再次获启佛舍利子时,发现所藏的佛舍利子只有两颗,少了一颗;经专家推测,这一颗很可能是被李太后奉养时取出了。这样,正好符合我前面说到的假设:‘假设李太后身边有供奉佛舍利子’。”这段发言让参会的另外三位表情明显丰富起来。
宗镇磊又补充道:“接下来还有一个关键点,即建宣文佛塔的时间;宣文佛塔的起建,是在雷音洞获启三颗佛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