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事,崇祯也在借机着手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王永光说完这些,看着崇祯的表情,顿了顿,道:“清税司已经在天津,应天,南昌三处建立,目前主要整理辖地的商业情况,等汇总朝廷,仔细研究之后,明年便可颁布关于商业的新政。”
崇祯手里的佛珠转的很慢,目中思索不断。
这个时期的明朝,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已经在从封建向着资本过度,必须要维护住这点萌芽,这对大明未来的发展,万分重要!
“这三个地方,未必够。”
崇祯看着王永光,道:“加一个顺天府,一个,成都府。”
王永光闻言,道:“陛下考虑的是,臣回去会与户部再议。”
崇祯余光看了眼黄立极,道:“还有什么事情?”
王永光道:“陛下,长芦一案,十天时限到了。”
崇祯其实并不在乎这么一件小事,随口的道:“按照之前说的办。”
“是。”王永光便不再多言。对于他来说,长芦一案,周覃等人生不重要,关键是解决长芦弊政,将盐税拿到国库。
“首辅,近来找你的人不少吧?”崇祯转向了黄立极。
黄立极微微躬身,道:“臣在来之前,刚刚送走英国公。”
崇祯手里的佛珠停下,放到小桌上,笑着道:“卿家,有什么想法?”
近来发生这么多事情,两淮且不说,就是南京六部眼见要被架空,作为首辅,黄立极肯定有很多想法。
黄立极面色沉思,旋即道:“陛下,六部补齐,剩下的就是内阁了,内阁还空缺三位。”
王永光瞥着黄立极,面露一丝古怪。这位是转移话题,还是真不知道陛下无意增加阁臣?
“首辅,你认为,那本黑账,在谁手里,上面都有些什么人?”崇祯看着他道。
黄立极没有犹豫,道:“臣不敢妄自揣测,但长芦弊案,牵涉重大,定然有朝臣在其中遮掩,只是无凭无据,无从判断。”
王永光慢慢收回目光。实则,知道这本黑账的人,都在怀疑,这本黑账,要么在黄立极,要么在张瑞图,是以,有不少人弹劾这两人。
崇祯心里对这本黑账很好奇,他想看看,大明的官场,还能烂到什么地步,有没有底?
崇祯又看了眼黄立极,伸手拿起茶杯。
黄立极躬身不动,枯瘦的老脸没有任何情绪。
忽然间,王永光抬起手,道:“陛下,顺天巡抚并没有涉案,该任何处置?”
虽然顺天巡抚没有涉入长芦一案,但这位自起初就为长芦摇旗呐喊的人,到现在还在奔走。
顺天巡抚虽然与应天巡抚品级一样,但是京畿的巡抚,分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