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1 / 4)

阮文歪头看了眼,“哥,要是到了国外,人家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看到你,会不会像是看到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围观?”

十个月的大学生活让周建明不再是那个莽撞的棉厂工人,他登时反应过来,挺直了腰背,“我会适应的。”

阮文笑了起来,把那钢笔别在了他西装口袋上,“你不比任何人差劲,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别忘了朝鲜战场上可是咱们赢了。”

国人的脊梁从来不曾折断过,所以不需要觉得低人一等。

那些强夺别人土地、财富的强盗的子孙摇身一变都能成为上等人,从不曾羞愧见人。

赢得了战争,一向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他们,为什么要弯腰屈膝,觉得抬不起头呢?

“哥,我们不会去欺凌别人,却也不会容人欺侮。”阮文仰头看着即将远行的兄长,“去大洋彼岸找寻你的答案,我和姑姑等着你学成归来。”

……

陶衍对于阮文的登门拜访并不意外,毕竟他家小子提前说了,阮文可能会过来。

不过他想不出阮文的来意。

这个年轻的姑娘有太多的主意,比他儿子都天马行空。

寒暄了几句,阮文这才说出了自己的来意,“陶叔叔您之前在欧洲游学,不知道是不是在那边还有故友,对当前欧洲文坛现状了解多少?”

饶是知名的翻译家,陶衍一时间也没准确翻译出阮文这话的意思,他有些机械的重复,“你想知道欧洲文坛现状?你了解这个做什么?”

阮文笑了起来,笑得有那么点天真,“挣钱啊。”

作者有话要说:啊啊啊,我去研究买啥吃的玩的了

第57章 057生病

阮文想挣钱想疯了。

如果有钱就不用受这么多掣肘。

原主父母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但开源才是最好的挣钱手段。

借着这次留学热潮,阮文想着赚上一笔。

在周建明来找她说要出去留学后,阮文就有了初步的构想,但最终能不能成又是另一回事。

陶衍并不是很了解阮文,但是陶永安了解啊。

“你的意思是,想要写他们的流行书?”

著作什么的不好写,可是现在流行完全没问题啊。

陶永安反应迅速,“可咱们的文学功底,好像还不够。”他又觉得自己说的不完全对,“我的意思是,没办法写出原汁原味的东西。”

陶永安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爸当初不就有

“我知道,不过如果能把一本书做出来,翻译成多国语言呢?到时候自然会有出版社帮忙,翻译的问题就不用我们担心了。”

正在喝水的陶永安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