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3 / 4)

,郑克塽降清的队伍也在大军的护送下到达了天子脚下。

迎接郑克塽的,除去本就准备好的迎宾礼官队伍以外,大清还为他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

八旗阅兵!

凶悍的骑兵,高壮的骏马,闪烁着寒芒的锋利兵器,无一不彰显着虎狼之师的魄力。

郑克塽出身于海边,一辈子与海军为伍,几时见过这样威风凌凌的陆军骑兵?

除此以外,更有长矛兵,人人手中配一把锐不可当的“丈八蛇矛”,从外形来看,是仿三国时猛将张飞的武器而制。

弩兵手中的连弩,瞬息发出,整齐划一,准头皆入靶心,射击效率比之火器枪兵也差不离了,而连弩的制造成本,比火器可要低廉许多。

郑克塽没想到,自己老老实实地跑来京城投降,做好了接受大清帝王的册封称臣,竟迎来这样盛大的“迎宾之礼”。

能够在兄长与舅舅的交锋夹缝中生存至今,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识趣。

身边的人一直都在宽慰郑克塽,只要他识趣,大清帝王会厚待他,他的小命说不定比留在台湾更加安全,至少在京城,不必担忧被刺杀死于非命。

可如今,郑克塽又不确定了,大清威风凌凌的陆地雄师比海军的战斗力更加强悍,清帝邀请他一同观看阅兵,是在威胁他,还是在恐吓他?

郑克塽脸色煞白,本就如鼠的胆子,这一回更加瑟瑟发抖起来。

阅兵之盛大景象,可振军之士气,扬军之威风。

平定台湾后,施琅作为守将留守在外,而姚启圣则随军回到京师。

礼官为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唱辞,提到“庆祝收复台湾”,这仿佛是个欢迎礼,欢迎他一别经年,离京城多年掌平台事宜,而今终于凯旋而归!

康熙特命胤祉与胤禛也来参观此次阅兵,其景象之盛,比之胤禛记忆中的八旗军更加有锐意。

看到尤有锋芒的八旗军,胤禛一阵恍惚,原来这个时候的八旗,还有虎狼之师的模样,他们还没有堕落成他记忆中的安逸模样,现在这个时间,可真是个好时候啊!

胤禛感觉到了什么,他微微瞪大了眼睛,注视起了最后一队映入视野的火器兵。

掌火炮、枪,大清的火器营比上一世提前了整整七年问世!

他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历史的交叉路口,重活一世才发现,原来在早些年,大清错过了那么多的机遇。

而现在,“得天所授”的太子,用他那双手,硬是扯着汗阿玛的裤腰带,去将这些的流逝在记忆中的机遇一一抓在手心之中。

阅兵仪式过后,将举行国宴,为凯旋归来的姚启圣所带之军庆贺。

这也是第一次不是在朝堂场合,而是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