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1 / 4)

纪家老太太二话不说就认了罪,倒是让围观众人都有些吃惊。

毕竟这样的事,已经摆明了若是认了便是死罪,就不说卫家如今高居国公之位,即便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儿,夫家杀妻也一样是死罪。

在百姓心中,纪家理应抵死不认,哪怕是大刑伺候也会不到最后不招供,这才说得过去,毕竟只有不认,才有可能会有一线生机。

可这纪家老婆子,竟是二话不说就认了在儿媳参汤中下毒,竟是一心求死的吗?

老百姓们一时想不通透,然而会审的三司官员和靖王殿下心中却都如明镜似得。

不过就是想独揽罪名好保全儿孙罢了。

他们常年办案什么没见过?就纪老太太这点心思,根本不值一哂。

可惜,商户就是商户,尤其还是个后宅妇人,她再是心里想顶罪,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就抛开靖王殿下不提,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哪一个是好糊弄的?

纪老太太跪在地上哭嚎半天,却只等来一句冰冷的‘闭嘴’。

眼看着公差手中拿了口枷虎视眈眈的望过来,老太太打着哆嗦闭了嘴。

足足跪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终于等来了宫里的太医,直到给卫家老太君诊了脉,施了针,又取出丸药伺候着服了,三司官员这才重新归了座,然而却仍然没有一个人理会纪老太太,而是按部就班开始提证人。

当年从毒药下侥幸活命的陪嫁侍女叫做玲珑,原本在边关的时候是卫晚晴的亲兵,身体素质远比江南地区普通女子要强悍,那原本能要了人命的一碗药下肚,被她挣扎着吐出来些许,剩下的分量,催坏了这个女子的身子,却没能要了她的命。

被草席子卷着丢在了乱葬岗之后,玲珑竟然又渐渐缓过了气息,挣扎着爬到路边,被一个刚好路过的货郎见到,一线的恻隐之心,让货郎将这个奄奄一息的女人带回了乡间老家,虽然从此百病缠身,又被毒素烧坏了喉咙,却也挣扎着活到了如今。

这个形如朽木的枯瘦女子心知自己口不能言,生怕到了公堂上时间所限不能表达清晰,从江淮来京的一路上,每日都在挣扎着写诉状,她一个边关出身的女兵,原本大字不识一个,是在乡下靠着给书塾里的先生免费浆洗缝补,换来了一个可以在窗外聆听的机会,自己磕磕绊绊的学了认字,如今跪在堂前,捧出的,就是那厚厚一摞字迹七扭八歪的状纸。

三司审官们心知此次公开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百姓心中给卫家正名,接过这厚厚的证词便令人当庭逐字逐句大声宣读。

玲珑没有文采,诉状上甚至到处都是错字,但却正因她没文采,写出来的东西完全就是平民口吻,此时落入百姓耳中,远比那些骈四俪六的华丽辞藻更为触动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