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独裁者报告> 第一百四十九章 胜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胜败(4 / 5)

因此,两个人不同的道路其实从这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

百战军在连续取得陵矶、嘉鱼、金口之后,士气大振,马不停蹄,兵戈直指武昌。

张震于曾国藩于九月十一日抵金口,不久,制定了进攻武汉的计划:先以水师控制江面,隔断武昌与汉阳之间的联系;以陆师谢逸部四千人由纸坊进攻洪山,司马启明部三千人由金口进攻武昌花园,张荣沅、司徒定远兵四人进攻汉阳。

之前太平军克武昌后,由韦以德、石凤魁、黄再兴等率军约二万人防守。几个多月来,在外围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于花园一带立大营三座,掘深沟宽二丈,长约三里,沟的内侧立木城,实以沙土,中开炮眼,沟外侧立木桩,交互连钉,桩外密布竹签,环以荆棘。木城之内,又有砖城内壕,安炮百余门。汉阳的防御工事也相当坚固。

九月十五日,百战军开始总攻。当日,张震督水陆两军自金口沿长江三路齐下:连晓俊、陈俊等率水师为中路,其前队闯过盐关,直抵鹦鹉洲,出现于太平军水师之后;当盐关太平军战船回援鹦鹉洲时,百战军水师后队又至,对太平军水师实行前后夹击,烧毁其战船三百余只。

谢逸部四千人为右路,进攻花园。分路扑向太平军营垒,纵火焚烧,太平军不支败退。司马启明所部为左路,进攻汉阳虾蟆矶,冲进土城,并破鹦鹉洲太平军营垒。同日,张荣沅、司徒定远部百战军也进扼武昌城东的洪山。

十七日,百战军水师直下武昌塘角等地,又焚太平军战船三百余只,前锋进至青山。谢逸等部破武昌鲇鱼套附近太平军营垒六座。

汉阳方面,司马启明部焚毁太平军晴川阁木栅及大别山木垒。

至此,武汉江面无太平军船只,城外无太平军营垒,武汉三镇暴露在百战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太平军守将石凤魁、黄再兴等匆忙决定放弃武汉,于十九日晨开始撤离。

撤退过程之中,武昌太平军在城东的洪山遭到了司马启明部截击,损失千余人;泊于汉水中的太平军水师战船千余只,因来不及下驶,被百战军焚烧殆尽。

武汉地处天京上游,南控湘赣,北扼荆襄,它的失守,对西征战局的影响甚大。武汉失守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当太平军在城陵矶阻击湘军时,武汉方面一再派出援军,损失精锐不少,使防守武昌、汉阳的兵力逐渐减少。

其次,自曾天养阵亡后,西征战场前线缺乏适当的统帅人物,负责驻守武昌的国宗石凤魁,“粗通文墨,不谙军务,协助防守的地官副丞相黄再兴,系办文案出身,同样不长于军事,而石达开再被调回天京,实际上太平军已经失去了有效的指挥。

再次,西征太平军自岳州撤退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