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

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2 / 4)

厉害的人物,不光能科举,也有真本事。

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的凤毛麟角,多数人还是和实务脱离的书生,根本无法承担起治国的重任。

这一次殿试,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许多有实务经验的人,通过恩科,跻身殿试,能够跟那些一路杀出来的科举高手过招。

到底谁更高明,就看这一次的比拼了。

朱棣出的题目也很简单,前面说了一堆背景,归结起来,只有四个字:理财之道。

继承大统一年多的朱棣,还是被财政困扰着。

靖难之役的创伤,远没有那么快康复。

天子需要问计群贤,如何富国?

朱棣目光扫过所有阅卷官,淡淡道:“今日在朕和诸位卿家的注视下,进行殿试,必是公正无私了?”

群臣纷纷点头,谁哪敢胡说八道。

朱棣又道:“今日取才,必是真才实学,能给国家提出有用的建议,而不是泛泛空谈!”

群臣稍微迟疑,再度颔首。

这是没法反驳的,但是诸如蹇义等人,已经涌上了强烈的不安。

殿试进展很快,到了下午,考生已经纷纷停笔。

朱棣下旨,收上试卷,然后送学子出去,君臣立刻阅卷。

“事不宜迟,大家伙抓紧看吧。”

徐景昌的面前,也分到了一摞……他拿起了最上面的一份,只看了一眼卷面,顿觉赏心悦目。

上面的字迹比起印刷出来的还要工整,每一个字都无可挑剔。看这种卷子,不是判卷,而是一种享受。

就好像在看一件艺术品。

“好,真好!”

他发自肺腑赞叹,就凭这个字迹,也值一个三鼎甲。

随后徐景昌又看他所写的内容,顿时徐景昌就皱眉头了,这位认为理财的核心在于充实国库,而充实国库,就要生之者中,食之者寡……简言之,就是要开源节流。

再往下看,他的建议包括削减开支,裁撤冗员,避免大兴土木,不修边功,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标准不能更标准了。

徐景昌一路看下来……只剩下一个念头,多好的字迹,实在是白瞎了本事。

他在看名头,此人名叫曾棨,再看他的籍贯,不出所料,又是江西人。

徐景昌犹豫了再三,想要黜落,可对方的卷面实在是太好了,哪怕是老生常谈,也不舍得扔了。

哎!

听见没有,考试的时候,字迹好点,真的管用。

徐景昌还是手下留情了。

随后他继续往下看……殿试阅卷,采取的是流动阅卷,每人分到了一些时候,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看好的文章放在上面,然后转给下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