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庄虎臣尽快出兵,中英关于收回海关权力的谈判立刻启动。1900年庚子国变以前,英国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且六成以上的航运业也被英国人把持。说大清国是英国人的经济殖民地一点都不夸张,而这种状态是大英帝国最满意的。
早在乾隆年间,马噶尔尼勋爵访问大清之前,当他还身为印度马德拉斯省总督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英帝国从庞大的印度几乎获得不到什么经济利益,编制臃肿,人浮于事的殖民官吏集团和印度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抗,让英国把从殖民地获得的利益又扔进了殖民地。马噶尔尼回到英国以后,仔细研究了各国殖民政策,惊讶的发现,西班牙、葡萄牙现在不但不能从殖民地获得收益,反而国力被殖民地给拖垮了!西班牙、葡萄牙从南美弄来的巨额的白银、黄金等贵金属,最后都通过贸易跑到了中国,换成了瓷器、丝绸、茶叶等奢侈品。但是这些只有极少数权贵可以享受,国力并没有增强,反而是普通民众要为平息殖民地的反抗多交了税收。
殖民地的官员脱离了本国民众、议会、舆论的监督,无一例外迅速的腐败下去,殖民成本大大增加,而且蚂蝗般的殖民官员贪婪无度的横征暴敛,生活更是穷奢极欲。马噶尔尼勋爵在西班牙殖民地看到的情况是,那些殖民官员每次睡觉都要换不同的女仆陪宿,即使是午睡也不例外。敲骨吸髓的盘剥引发了大量的反抗,而镇压反抗则是需要出兵、出钱的,从殖民地抢来的钱又用在了镇压反抗。西班牙、葡萄牙弄到最后,殖民地搜刮来的钱已经无法维持正常殖民统治,反而要从国内拿钱养殖民地了,弄的本土**人怨。
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夜夜做贼不富啊!
马噶尔尼的研究成果在英国经济学界和政界引发了轩然大*,从此英国的对外政策逐渐由直接殖民变成了间接的经济殖民,也就是所谓的持剑行商。
正是因为英国有领先于当时欧洲大陆的经济理念,大英帝国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也仅仅是希望割让一个岛屿用来囤积货物。这倒不是英国人比别的国家仁慈和文明,而是因为他们不愿意陷入直接殖民造成的经济困局。
垄断中国的贸易和航运带.来的巨大利润,源源不断的流入英国,让每个英国老百姓的餐桌都有了面包和牛肉,而因此引发的贫困和民间反抗,则由大清朝廷自行来消化,让光绪、慈禧头疼去吧!
英国人对大清的经济殖民可以说是占尽了便宜。
但是一场庚子国变改变了这个.状况,原本英国人视为禁脔的中国闹起了义和团,而当时只有日本、俄国拥有迅速派兵进入中国的能力,英国人又不想从本土调兵,又想平息义和团造成的骚乱,首鼠两端的政策弄到最后,让英国人大失了面子,八国联军的总司令都